《田主來·劉大白》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一聲田主來,
爸爸眉頭皺不開。
一聲田主到,
媽媽心頭畢剝跳。
爸爸忙掃地,
媽媽忙上灶:
“米在桶,酒在壇,
魚在盆,肉在籃;
照例要租雞:
沒有怎么辦?——
本來預備兩只雞:
一只被賊偷,一只遭狗咬;
另買又沒錢,真真不得了!——
阿二來!
和你商量好不好?
外婆給你那只老婆雞,
養到三年也太老,
不如借給我,
明年還你一只雄雞能報曉!”
媽媽淚一揩,
阿二唇一翹:
“譬如賊偷和狗咬,
憑他楦得大肚飽。
別說什么借和還,
雄雞雌雞都不要。
勤的餓,惰的飽,
世間哪里有公道!
辛苦種了一年田,
田主偏來當債討。
大斗重秤十足一,
額外浮收還說少。
更添阿二一只雞,
也不值得再計較!
賊是暗地偷,狗是背地咬,
都是乘人不見到。
怎像田主兇得很,
明吞面搶真強盜!”
媽媽手亂搖:
“阿二別懊惱!
小心田主聽見了,
明年田腳都難保!”
1921年2月28日在杭州
劉大白是白話詩最早的提倡者之一,并且是較早運用歌謠體創作新詩的詩人之一。《田主來》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這是一首小敘事詩,有人物:爸爸、媽媽、阿二。有故事:田主來收租,佃戶不但須備下米酒魚肉好好招待,還須另送兩只租雞。偏偏這一家本來預備的兩只雞,一只被賊偷了,一只被狗咬了,媽媽急得沒法,只得向阿二商借外婆送給他的一只老婆雞去完租。全詩除了少許的行動描寫,便是媽媽和阿二的兩段對話。行動描寫很簡潔,首段前六句,在“一聲田主來”、“一聲田主到”的緊張氣氛中,一家的愁與忙已呼之欲出,為“借雞”的對話作了鋪墊,而媽媽說的話,又是給阿二那番憤懣的揭露和控訴作鋪墊,所以全詩的重點落在阿二的一段話上。
阿二回應媽媽借雞,就“賊偷”和“狗咬”而發泄胸中憤激之情:“勤的餓,惰的飽,世間哪里有公道! 辛苦種得一年田,田主偏來當債討。大斗重秤十足一,額外浮收還說少。”對于田主剝削、敲榨勒索農民的實質,阿二的結論是:比賊更惡,比狗更兇,明吞面搶真強盜!詩人在“萬家墨面沒蒿萊”時代寫下這一首詩,發一點這樣尖銳的議論,在當時是需要點勇氣的。
詩中的媽媽與阿二,是在對話中顯示出有一定個性的農民的形象。媽媽是這家的女主人,賢慧、慈祥,為一家生計而小心謹慎,她向阿二借雞的話,可以看出她勤勞忠厚的秉性。對于阿二的話,她內心是同意的,但驚恐得“手亂搖”,她怕田主聽見,“明年田腳都難保!”阿二,從他的話中就可知道,是一個很有剛氣的青年農民,不再是一個田主們所希望的順民,麻木的愚氓,他對剝削階級的本質有樸素的認識,敢怒敢言,是一個即將實行反抗行動的農民形象。
《田主來》有民歌體之風,承漢魏樂府詩(如《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之骨,頗可視為現代之“樂府”(當然不是為配樂而作),它以反映民間疾苦為主旨,樸實無華,讀來瑯瑯上口。此外,全詩所提到的雞、狗、賊,不僅是實事,更是一種象征性比喻。從這一角度才能深悟詩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生活是多么廣闊·何其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畫像·徐訏》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