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東山高臥
典源出處 《世說新語 · 排調》:“謝公 (安) 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后出為桓宣武(溫) 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 (崧) 時為中丞,亦往相祖。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卿何?’謝笑而不答。”《晉書 ·謝安傳》亦載,末作“安甚有愧色。”
釋義用法 東晉謝安字安石,少有重名,寓居會稽,放情丘壑,游賞必以妓女從,朝廷屢召而不就。后出山任桓溫司馬,以后又歷任要職,成為東晉舉足輕重的名臣。后用“東山高臥”等表示隱居不仕; 用“東山起”、“濟蒼生”等表示不再隱居,出山干一番事業。
用典形式
【東山去】 唐 ·劉禹錫:“謝公莫道東山去,待取陰成滿鳳池。”
【東山妓】 唐 ·蕭穎士:“未奏東山妓,先傾北海樽。”
【東山臥】 唐 ·李白:“莫學東山臥,參差老謝安。”清·藍啟肅:“如聞元祜征司馬,未許東山臥謝公。”
【東山起】 唐 ·溫庭筠:“東山終為蒼生起,南浦休言白首歸。”宋 · 張元干:“華夷喜,繡裳貂珥,便向東山起。”
【東山屐】 明 ·瞿式耜:“平居每笑東山屐,千載猶傳少伯舟。”
【東山意】 唐 ·武元衡:“夙昔東山意,縱橫南浦波。”
【東山戀】 唐 ·魏知古:“跡是東山戀,心仍北闕懸。”
【安石臥】 明 ·楊慎:“誰起東山安石臥,為君談笑靖烽煙。”
【蒼生望】 唐 ·李白:“顧無蒼生望,空愛紫芝榮。”唐·崔署:“已孤蒼生望,坐見黃河流。”金 ·元好問:“蒼生望君須一起,我知無地逃功名。”
【蒼生愿】 唐 · 白居易:“山東才副蒼生愿,川上俄驚逝水波。”
【臥東山】 唐 ·李白:“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明 · 余懷:“狂奴故態,臥東山,白眼看他世上。”
【濟蒼生】 唐 ·李白:“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元 ·耶律楚材:“漸驚白發寧辭老,未濟蒼生曷敢歸。”
【起東山】 宋 · 王安石:“緬懷起東山,勝踐此稠疊。”宋·范成大:“途殫泣西狩,望絕起東山。”
【愧東山】 元 ·耶律楚材:“薦鶚有書慚北海,澤民無術愧東山。”
【為蒼生起】 宋·范成大:“客游瀟湘逢騎吹,知公已為蒼生起。”宋 ·辛棄疾:“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天下蒼生】 唐 ·劉禹錫:“天下蒼生望不休,東山雖有但時游。”明 ·高啟:“河陽使者求溫造,天下蒼生憶謝安。”
【東山紅袖】 宋 ·范成大:“北闕紫泥應道路,東山紅袖莫云煙。”
【東山妓樂】 唐 ·元稹:“南郡生徒辭絳帳,東山妓樂擁油旌。”
【東山高臥】 唐 ·李白:“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興來攜妓】 明 ·練子寧:“興來攜妓秋復春,笑殺東山謝安石。”
【安石風流】 宋 ·辛棄疾:“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明 ·陳子龍:“安石風流嘗作牧,元龍意氣此專城。”
【蒼生未濟】 元 ·耶律楚材:“黃閣伴食空皓首,蒼生未濟漫胡顏。”
【高臥東山】 清 ·陳廷敬:“君不見謝公高臥東山時,起為
蒼生已白首。”
【海內蒼生】 明 · 貝瓊:“關中相國資王猛,海內蒼生望謝安。”
【謝山攜妓】 宋 ·朱敦儒:“謝山攜妓,黃壚貰酒,舊愁慵整。”
【謝公雅志】 宋 ·蘇軾:“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
【謝傅登山】 清 ·吳翊:“暫伸謝傅登山志,校勝溫公在雒年。”
【謝傅襟情】 清 ·趙執信:“幼安漂泊久,謝傅襟情在。”
【山好憶謝公】 唐 ·羅隱:“世危肯使依劉表,山好猶能憶謝公。”
【不免為蒼生】 唐 ·李頎:“聞道謝安掩口笑,知君不免為蒼生。”明 ·陳子龍:“豈得徘徊留白社,早知不免為蒼生。”
【蒼生如卿何】 金 · 元好問:“舉杯為問謝安石,蒼生今亦如卿何。”
【蒼生起謝安】 唐·杜甫:“漢主追韓信,蒼生起謝安。”
【蒼生笑謝安】 清 · 金漸皋:“救時事業須經術,莫遣蒼生笑謝安。”
上一篇:詩詞典故《東家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東平劉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