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儆舟》簡析
劉禹錫著。見《劉夢得文集》。儆舟,告誡行船之事。文章敘述自己在汴州行舟的一次遭遇。當行船從汴水進入淮河時,船夫相告:水流險急,船不堅實,應修補船身。于是便立即堵隙縫、抹油灰,日夜警惕,航船終于順利行駛。到淮陰停泊過夜時,人們喝酒唱歌,安然入寢。半夜,船底滲水,船體潰散,直到水浸睡鋪,船上人驚恐呼叫,慌忙逃向岸上,不一會艙樓傾斜,船底擱淺,再也無法使用。由此想到:在警戒時,遇大波巨浪而安然無恙;在安逸時,風平浪靜卻招致危險。最后作者發出感慨:“禍福之胚胎也,其動甚微,倚伏之矛盾也,其理甚明,困而后儆,斯弗及已。”文章提出禍福倚伏,可以轉化,凡事應防患未然,居安思危,若“困而后儆”,追悔莫及。這是作者從安樂疏忽而遇險的切身遭際中的經驗總結,亦是對怠忽職守的官吏的告誡。行文簡潔,富于生活實感,先敘后議,自然得體。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伶官傳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入蜀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