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綃剪》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作者為谷口生、 籬隱居、 鐵舫、 浮萍居士、 白迂、 舊劍堂、歗園、一漁翁、不解道人、鈍庵、甕庵子、有硯齋、卷石草庵、無無室、抱龍居士等十五人。題 “集芙主人批評”、“井天居士較點”,未署編者,卷首有谷口生《弁語》,或即編者。十九回十八篇。無刊印時間,從書的內容考察,當編刊于清康熙二十年 (1681) 前后。存花幔樓原刊活字本,現有春風文藝出版社校點本。
書名取意于生綃 “不麗不奇不樸,亦麗亦奇亦樸”,“且剪有聲韻,尤瑣瑣可聽”。《弁語》說本書 “將古今人物之態,朝野詭譎之情,與夫閨閣山林出奇無窮之人品,意外湊合之奇蹤,鬼神應感之快事”,匯為一集,以期“使人歌舞感激,悲恨笑忿錯出,而掩卷平懷,有以得其事理之正。”十八篇作品中,從題材內容上分,寫婚姻愛情者五篇,公案清官者四篇,世態人情者六篇,神仙因果者四回三篇。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會現實,愛憎分明,形象生動,抒情寫意,多所發揮,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由于是匯集眾作,各篇思想境界、藝術水平高下不一,以七、八、十八回最為優秀。
第七回《沙爾澄憑空激烈 霜三八仗義疏身》,著意表現明末人民對禍國殃民的閹黨魏忠賢的切齒痛恨,歌頌下層人民的剛烈義氣。入話寫天啟年間蘇州顏佩韋等五人義事,正文寫魏監倒臺后,湖州德清縣下鐘鳴地方演戲,書生沙爾澄見戲臺上魏監以酷刑拷問楊、左、周、魏等官,義憤填膺,操起身邊皮匠的切刀,跳上臺去,將扮魏監的演員殺死,棄刀而逃。皮匠霜三八上臺取刀時,被誤認為是兇手,因他也恨魏監,故冒名頂罪,甘服斷配。小說寫得最成功的人物是霜三八。他本名葛儉,紹興府上虞縣人,因當地大旱無收,借縫皮手藝,出外謀生糊口,展轉來到湖州。演戲時一邊縫活,一邊聽戲,憤憤不休,聽得魏監迫害楊漣等人,便口中狠狠罵道:“殺個娘嬉,何等勿好!”沙爾澄殺人后,他還贊嘆: “這個好漢奇得緊,殺得有趣!”公堂之上,他甘當其罪,卻不肯冒名,聲稱:“若是冤小的殺人,小的也是恨魏監的,他殺就是我殺一般。若是冤小的是回子沙爾澄,小的死也不服!”被斷配保定。其事雖是以戲當真,卻反映了魏忠賢一伙的倒行逆施,激起天怒人怨,表現了霜三八一介平民,但是非善惡,愛憎分明,慷慨奇烈,仗義疏身。作者對之極為崇敬贊美,稱之 “千古奇人,千古奇事,愧我筆拙,萬不能表揚一二而已。”“筆拙”是作者崇敬謙抑之詞,實本篇藝術上亦甚有特色,對霜三八著墨不多,卻于疏淡的白描中,刻畫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小說除寫他仗義替罪外,還多方面展示其性格,在牢房,在軍營,皮匠工具隨身攜帶,非為糊口,而不停縫綴。刺配路上,因夾帶縫皮工具,行李沉重,被山大王劫上山寨,發其行李見公文,得知實情,感其義氣,欲殺解差放他,他反不肯,表現其勤勞和善良。作者還運用對比和烘托映襯的寫法,入話中的五人義和正文的霜三八,都是烈烈轟轟,“千古燥脾的奇事”,前后照應。寫五人的舍生取義,以縉紳大夫、衣冠體面在魏黨勢焰面前貪生怕死,搖尾乞憐,助紂為虐相對比; 寫霜三八的仗義疏身,以沙爾澄平日慷慨激昂,臨事敢做而不敢當,“憑空激烈”相映襯,更顯出諸人的義烈,“衣冠不任綱常事,付與平民一擔挑”,表現了下層人民的英雄本色。語言亦簡潔流暢,飽含感情,特別是人物語言,時雜方言土語,既切合身分,又生動活潑。
第八回《挑腳漢強奪窈窕娘 巧丹青跳出閻羅網》,背景亦在魏忠賢專權時期,主要寫一多才多藝、剛烈而富于反抗精神的女子陸蟾舒的不幸遭遇。她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矜莊,長來妍麗,丹青翰墨,詩詞文賦,無不風雅絕倫,女紅針指,巧奪天工。兵部謝尚書慕其才華,欲娶為側室,其父陸斯才,雖為秀才,卻無德無行,貪圖百兩黃金厚聘和雌封君的地位,竟然許之。她不羨富貴榮華,不愿這沒有愛情的婚姻,逃至尼庵避過。不久天啟皇帝傳旨遍選宮人,她經人說合,嫁寒士顧又凱,夫妻才貌相當,和睦靜好。婚后一月,顧為生活所迫,投奔京師父執處,被召入宮中繪畫,因不肯為魏忠賢畫春畫,遭其迫害,逃出宮后,病死于途中。腳夫杜小七覬覦蟾舒貌美,利用陸斯才嗜酒貪杯的弱點,誘其應允將女改嫁。蟾舒得知后,再次逃入尼庵,被杜發現追回,強逼成親。小說最后寫上帝憐念顧又凱立節忤奸,使其尸解成仙,三年后蟾舒也隨之仙去,雖給人以安慰,但仍掩蓋不了全篇濃重的悲劇色彩。作品開篇便提出紅顏薄命的問題,并列舉歷史上著名的邯鄲才人和漢時明妃來說明,故陸蟾舒的遭遇,其實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劇命運。她有志氣,有才華,有抱負,為了自己的幸福,也曾反抗過,斗爭過,但在強大的封建勢力面前,最終歸于失敗,表現了封建社會是如何窒息、扼殺美好事物的,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啟發意義。
從描寫婦女反抗斗爭說,以十八回《疾丑生貪姿害友 韓珠娘深智殉仇》尤為突出。韓珠娘為松江府華亭縣一年輕寡婦,因其貌美,多少鄉紳士子、富室嬌兒要娶她,她都不肯,而愛上窮書生郎伯升。郎為迎娶她,向同窗聶星子借貸,聶奸詐好色,外號疾丑生,亦曾向韓求親而遭拒絕,此時便設計將郎推落水中淹死。她本疑心為聶所害,當聶再次遣媒前來議婚時,為考出實跡,替郎報仇,提出打撈尸體、終身不穿色服、每年于郎死日哭祭的條件而嫁之。婚后五年,已生一子,偶于雨天用竹竿打落一向階上爬的蝦蟆,聶見之聯想起當年害郎情景,泄露口風,她隨即追問,終于使其說出實情。她不動聲色,先于聶外出時殺死其子,后又手刃仇敵,攜其頭到泖中哭祭伯升,投水而死。尸體打撈上來時,竟和當年不曾撈得的遺骨抱持在一起。本篇與《歡喜冤家》第七回《陳之美巧計騙多嬌》情節相近,該篇寫徐州富商陳之美,為謀娶鄰婦猶氏,有意與其夫潘璘交結,合伙外出經商時,將潘推落水中淹死。娶猶氏后,亦因打落蝦蟆下水而引出前情,猶氏鳴于官,陳被處死抵罪。本篇當系由該篇演化而來,但立意、境界與形象大不相同。猶氏因陳不時接濟其家,尚心存感激,偶然得知真相,因不忘前夫舊情,而告官申理。韓珠娘并不株守 “從一而終” 的封建教條,而一再拒婚富室,自己相中窮秀才郎伯升,表現其非同庸常女子,有志氣,有主見,不慕榮華富貴,渴望有雖清貧卻美滿恩愛的家庭生活。與郎伯升雖僅一宵之緣,當郎被害時,她首先從聶派去報信的家人忽而說郎借聶船去借貸,忽而說聶眼見郎落水的話中發現破綻,可見其聰敏。允婚的三個條件,既反映她對郎的深情,又是對聶的試探。她是抱著為意中人報仇雪恨,向破壞自己幸福的仇敵討還血債的明確目的,而忍辱含垢,舍身事仇的。故在聶家五年,時時留心,事事在意,以堅韌不拔的意志,終于憑借自己的智慧報了仇。其殺子涉于無辜,但亦反映其復仇態度的堅決,不能給仇人留下后代。聶死前曾哀求她:“千萬好看我的孩兒”,她怒罵道:“歹賊!這個賊子,我已先殺死了。”其最后與伯升遺骨相抱持,則是在“生不同衾”的悲劇中,表達其“死則同穴”的愿望。這一形象的意義,不在于其對愛情的追求,而在于其幸福遭破壞后的復仇斗爭。她的為郎報仇,亦非一般宣揚節烈者可比,故作者稱為“俠婦”,贊之為 “志氣與日月增光,英豪并山河壯色。”
其他各篇,寫神仙道化的糟粕較多,寫愛情、公案的沒有特色,倒是各篇,特別是反映世情的幾回對儒林形象的描寫,較值得注意。第四回 《六月雪英年失智 齊云塔高衲成孤》,所寫的左環是個孤兒,其父母病故在四川江油縣丞任上,他在其父好友云巢長老和老仆義能的幫助下,始得成立,中進士后定云南有功,擢升兵部掌堂。此篇在一定意義上寫出一個知識分子的成長道路,其初,只知死讀書本,全然不諳世情,不只在磨、賣豆腐時,甚在偶到酒樓吃飯,也旁若無人,咿咿唔唔的誦讀起來,被稱為“叫街學士”,因此幾度受騙,困頓挫折中受到磨煉,長了見識,逐漸精明起來,小說寫得較為生動形象。十一回《曹十三草鼠金章 李十萬恩義海》、 十二回 《舉世誰知雪送炭 相看都是錦添花》,寫書生落魄和世態炎涼。前者寫徽州休寧縣秀才曹十三懷才不遇,棄儒經商,又消折本錢,流落他鄉,不得不假賣假鼠藥度日。其初賣藥情景,寫得細致入微,生動如畫。偶拾到一只死鼠,將皮剝下,用草揎起,以顏料和泥搓成藥丸形狀,遂挑起草鼠做招頭,東走西看,見別人賣鼠藥吆喝,覺得“俗煞”,自己另至一處,剛喊出個“老”字,就滿面羞慚,以為污辱斯文,但饑腸轆轆,也便顧不得許多,還以 “大丈夫為龍為蛇,變化不測,子胥也吹蕭,伯鸞也任春,勾踐也行酒,申蟠也作傭,一時行權,何損終身” 自慰,自編吆喝新詞,卻也別致。賣了幾百文錢,就心中暗喜,還想“就賣到那虎丘山上踱踱兒也好。”因為有了飯吃,著實感謝老鼠,無人處對草鼠揖拜,不改書呆心性。文字雖幽默,卻飽含辛酸眼淚。后篇寫江西南昌儒士虞修士,志氣如云,研讀經史,不知歲月,卻家道清貧,缺米少柴,受盡世人冷眼,其伯父虞旭富有,不肯稍加接濟,還嘲諷挖苦。及其進學中舉,眾人都來趨奉,虞旭也以自己大宅相讓,“相看都是錦添花”,煞似 “范進中舉”的情景,寫盡世態炎涼,但他并不隨俗,仍住自己的破屋。小說還寫虞旭之子彥先,憑借家資富有,鉆分上進學,便以之驕人,后在鄉試中夾帶,亦從側面暴露科舉之弊。第八回中所寫的陸斯才,雖亦黌門秀士,卻賣女為妾,逼女改嫁,貪鄙無恥。由于義女的資助,剛過上幾天溫飽日子,又想夤緣作官,燥燥脾胃,結果重金被竊,窮死客途,反映了讀書士子的墮落。小說也寫了一些正面知識分子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如第八回中的顧又凱,十二回中的夏王佐,十四回中的吉水玄,十九回中的嚴子常,尤以吉水玄為突出。他未仕時清貧自守,騰達后“愿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居官清正,只吃當地一口水,不畏權勢,被人稱為“吉照膽”。對荒淫無恥的正德皇帝,他敢于犯顏直諫,上書中將其比之桀紂,為使其改行易轍,不惜喬扮奴仆,深入妓院,在其臨幸時面諫。這一形象不只和那些貪官污吏成鮮明對照,而且把揭露諷刺的矛頭,直接指向皇帝。“清廉能使民無訟,忠勇何妨權作奴”,其清廉和忠勇,確值得稱道。
本書也有明顯的封建糟粕,諸如宣揚宗教迷信,因果報應,福禍命定,封建說教等。但總的看,本書確足當 “生綃剪”之稱,是較優秀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上一篇:《瓜分慘禍預言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電術奇談》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