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遺事》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又名《新刊大宋宣和遺事》、《新編宣和遺事》。作者姓名已佚。書成于元代。今存重要版本有: 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藏璜川吳氏舊藏明本二卷,士禮居叢書本二卷,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貞四集,1954年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直行排印金陵王氏本,1958年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直行排印士禮居叢書本。
本書名《宣和遺事》,即指為正史所缺載的有關(guān)宋徽宗事跡。全書采取編年體的方式,敘說徽宗活動,重點是其寵信奸臣,荒淫享樂。建中靖國元年,用丞相章惇言舉蔡京為翰林學(xué)士,有殿中侍御史龔夬在奏言中引民謠說明人民對奸臣的不滿: “二蔡一惇,必定沙門;藉沒家財,禁錮子孫。”“大惇小惇,入地?zé)o門;大蔡小蔡,還他命債?!背鐚幵?,蔡京任右丞相,主持償還朝廷欠巨商大賈債務(wù),以諸司庫務(wù)故弊之物,高估價值償之,商賈大受其害,無處訴苦。崇寧二年,蔡京變更茶法,又立鹽法,使富商大賈,消折財本,或有轉(zhuǎn)流乞丐的,或有赴水自縊死的。大觀二年,徽宗詔有道高士王文卿向黃河借三尺水,以濟焦枯,甘雨大作,賜王文卿沖虛觀妙通玄真人。此后徽宗信道教日深。大觀四年,朱勔進江南奇花異石以討好徽宗,舟船相繼,號做花石綱,每一發(fā)輒數(shù)百萬貫,一花費數(shù)千貫,一石費數(shù)萬緡。政和四年,置道階品秩凡二十六等,道官凡十六等,道職凡十等,其差遣、入品、用蔭,如命官法。政和六年,召道士林靈素入宮,從林靈素之請,徽宗自稱道君皇帝。宣和二年,兩浙之民為花石綱所擾,方臘以妖術(shù)誘之,數(shù)日之間,嘯聚睦州青溪幫源洞,響聚者數(shù)萬人,以誅朱勔為名,僭號,改元永樂。詔赦天下,罷蘇杭造作局。方臘破六州五十二縣。朝廷出師討臘,至擒臘班師,凡四百五十日。先是朱勔運花石綱時分,差著楊志、李進義、林沖、王雄、花榮、柴進、張青、徐寧、李應(yīng)、穆橫、關(guān)勝、孫立十二人為指使,前往太湖等處,押人夫搬運花石。那十二人領(lǐng)了文字,結(jié)義為兄弟,誓有災(zāi)厄,各相救援。李進義等十人運花石已到京城。楊志在潁州等候?qū)O立,缺少果足,又值雪天,乃將寶刀出市言賣,與惡少爭執(zhí)而殺之,被判配衛(wèi)州軍城。途中撞見孫立。孫立星夜奔歸京城,報與李進義等知道。兄弟十一人往黃河岸邊救了楊志,一同往太行山落草。又,宣和二年五月,晁蓋帶領(lǐng)吳加亮、劉唐、秦明、阮進、阮通、阮小七、燕青,于南洛縣五花營劫了北京留守梁師寶送京師為蔡京上壽的十萬貫金珠珍寶。事發(fā),官府來捉,由于押司宋江通風(fēng)報信,晁蓋等邀約楊志等十二人,共二十人,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為寇。宋江又介紹杜千、張岑、索超、董平去梁山泊尋晁蓋。宋江殺了煙花閻婆惜,壁上題詩道:“殺了閻婆惜,寰中顯姓名,要捉兇身者,梁山泊上尋?!惫俦鴣硭翁f上捉宋江。宋江躲入屋后九天玄女廟。官兵去后,宋江拜謝玄女,見香案上一卷文書,上寫著三十六姓名,又題著四句道:“破國因山木,刀兵用水工。一朝充將領(lǐng),海內(nèi)聳威風(fēng)?!?末后有一行字寫道: “天書付與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彼谓瓰榇?,帶領(lǐng)朱同、雷橫、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泊上。時晁蓋已死,共推宋江做了頭領(lǐng)。后花和尚魯智深、一丈青張橫、鐵鞭呼延綽來投奔宋江。恰好三十六人數(shù)。宋江在旗上題了四句:“來時三十六,去后十八雙,若還少一個,定是不還鄉(xiāng)?!背⒄姓T宋江,各受武功大夫誥敕。后宋江收方臘有功,封節(jié)度使。宣和五年,徽宗在高俅、楊戩等慫恿下,微服觀市廛,宿于金環(huán)巷名妓李師師家。言官曹輔在朝堂直言進諫,徽宗罷曹輔官,編管郴州居住。諫議大夫張?zhí)煊X復(fù)諫,徽宗答言知過將改。隔幾日,徽示遣殿頭官宣李師師入內(nèi),賜夫人官帔,賜繡墩,次坐于御座之側(cè)。宣問張?zhí)煊X道:“朕今與夫人同坐于殿上,卿立階下,能有章疏乎?”天覺泣曰:“三綱五常掃地盡矣!”即辭官歸家。宣和六年,大慶元宵節(jié)。是歲河北山東,連歲兇荒。宣和七年,金人滅遼。金兵寇邊。徽宗下罪己詔求言。內(nèi)禪,以道君號退居龍德宮?;侍蛹椿实畚?,是為欽宗。金兵不斷攻占州府。太學(xué)生陳東率太學(xué)諸生伏闕上書,數(shù)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之罪,指為六賊,欽宗不予理睬。靖康元年,正月,下求言詔。當時民謠言: “城門閉,言路開; 城門開,言路閉?!苯鸨鴩昃瑲J宗許割三鎮(zhèn)及送大量金銀講和,并罷抗戰(zhàn)將領(lǐng)李綱等官職以討好金虜。金兵退。不久,金兵復(fù)圍汴京,十一月二十五日,陷京師。次年三月,欽宗、徽宗相繼被俘,皇族、后妃、諸王累累至金營,旋即押赴燕京,免為庶人。尋封欽宗為天水郡侯、徽宗為天水郡公,各于燕京賜宅居住。復(fù)命前往安肅軍居住。又往靈州、西污州,住五國城,至均州,徽宗病死。欽宗復(fù)移往源昌州。年余,命至燕京。金海陵王完顏亮于正隆六年,使人殺欽宗于馬下,時年六十歲。高宗逃到江南立國。金人追過長江,并追至明州。張浚與金兵戰(zhàn)于明州,大捷。此后,有太湖之捷,金山之捷,岳飛靜安之捷,采石之捷,凡十三戰(zhàn)功。自是中國之兵勢復(fù)張矣。紹興初,高宗用秦檜為相,復(fù)倡和議,以沮諸將恢復(fù)中原之氣,遂定都臨安。一時士大夫甘心講和,酣豢于湖山歌舞之娛,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小說引劉后村的詠史詩作結(jié):“炎紹諸賢慮未精,今追遺恨尚難平。區(qū)區(qū)王謝營南渡,草草江徐議北征。往日中丞甘結(jié)好,暮年都督始知兵??蓱z白發(fā)宗留守,力請鑾輿幸舊京!”本書雖為抄撮舊籍而成,語言風(fēng)格不統(tǒng)一,但故事首尾完整,主要人物突出,主題思想一貫,可以說已粗具長篇歷史小說的格局。
在封建時代,國家的強弱,社會的治亂,人民的禍與福,皆決定于統(tǒng)治者的賢明或昏庸,用賢臣或近佞臣。所以封建時代的人們,謳歌太平盛世,就要謳歌圣君賢相,感嘆衰時亂世,就要譴責(zé)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諸葛亮在 《出師表》中就說過: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薄缎瓦z事》就是通過藝術(shù)形象來具體描寫北宋末年最高統(tǒng)治者徽宗是如何親小人遠賢臣,如何荒淫享樂,以致弄得國破家亡,社會殘破,人民涂炭的?;兆诘某⑹?“滿朝上下,皆喜諛佞,阿附權(quán)勢,無人敢言其非?!奔樾靶∪松朴诜暧杈幕囊順芬郧蠖餍摇U投甏海兆谡俨叹┤雰?nèi)苑賜宴,并命輔臣親王,皆得與席。其君臣宴樂沉醉之事,小說加以著意鋪寫: “宮中女樂,列奏于庭。命皇子名楷的,侍側(cè)勸勞。又出嬪女鼓琴玩舞,勸以琉璃、瑪瑙、白玉之杯?!鄙项欀^群臣道:“承平無事,君臣共樂,宜略去煩苛碎禮,飲食坐起,各宜自便無問?!彼^承平無事,是昏君佞臣閉眼不看國家之安危,塞耳不聽百姓之疾苦。所謂君臣共樂,只是昏君佞臣的荒淫享樂。外號浪子宰相的李邦彥在宴飲中的表演,更見出徽宗朝廷的腐朽:“當時李邦彥以次相阿附,每宴飲,則自為倡優(yōu)之事,雜以市井詼諧,以為笑樂。人呼李邦彥為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先將生綃畫成龍文貼體,將呈伎藝,則裸其衣,宣示文身,時出狎語。上舉杖欲笞之,則緣木而避。中宮自內(nèi)望見,諭旨云: ‘可以下來了!’邦彥答道:“黃鶯偷眼覷,不敢下枝來?!?中宮乃嘆曰: ‘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耶!’”我們還可從小說中看到昏君奸臣的煞是有趣的二重奏:“徽宗,大圭,執(zhí)元圭,以道士百人執(zhí)儀衛(wèi)前導(dǎo),蔡攸為執(zhí)綏官。玉輅出南薰門,至玉津園,徽宗忽問左右曰: ‘玉津園若有樓殿重復(fù),此是何處?’ 攸即回奏: ‘臣見云間樓殿臺閣,隱隱數(shù)重,既而細視,皆去地數(shù)十丈?!?頃之,徽宗又曰: ‘卿還見人物么?’ 攸又回奏: ‘若有道流童子,持旛節(jié)蓋,相繼而出云間,衣服眉目,歷歷可識。’蔡京率百僚稱賀?!币环矫媸窍肷裣上氲冒l(fā)瘋的昏君,一方面是特別精于拍馬屁的奸臣,一唱一和,以無為有,以假充真,還百僚稱賀,真是一出令人絕倒的滑稽戲。小說平實寫出,不加褒貶,讀者見之,頓覺昏君之昏,奸臣之奸,真是無以復(fù)加。
徽宗及其佞臣的享樂,加重了對民眾的剝削和壓迫,宣和年間,就同時出現(xiàn)了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缎瓦z事》寫出了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的社會根源。小說寫道:“時方臘家有漆園,常為造作局多所科須,諸縣民受其苦。兩浙皆為花石綱之擾。臘以妖術(shù)誘之,數(shù)日之間,嘯聚睦州青溪幫源洞,響聚者數(shù)萬人,以誅朱勔為名?!彼^造作局,即設(shè)在蘇杭二州專門為皇宮造作器物衣穿的。所“造作器用,曲盡其巧,牙角、犀玉、金銀、竹藤、裝畫、糊抹、雕刻、織繡諸色匠人,日役數(shù)千。而財物所須,悉科于民,民力重困?!狈脚D起義,聲勢浩大,很快就破了六州五十二縣。小說寫方臘等人是在統(tǒng)治者的殘酷壓迫剝削下起事的,這就肯定了方臘起義的正義性,雖然小說在行文中還是用 “賊”來稱呼起義者,還說他們“殺平民百余萬”。方臘對政府官員也不是見一個殺一個,而要區(qū)別他們向來為政之善惡。他們的口號是殺朱勔,那是因為朱勔大興花石綱,苦害百姓。但他們對休寧知縣麴嗣復(fù)卻不殺,說:“我,休寧人也。公宰邑有善政,前后官無及公者,我忍殺公乎!”這很容易使讀者明白,農(nóng)民起義是有其社會原因的,是可以同情的。小說寫宋江起義,也寫出他們的正義行為受到官府的迫害,因而上山落草的。小說還特標出宋江在旗上寫了四句詩:“來時三十六,去后十八雙。若還少一個,定是不歸鄉(xiāng)。”這二十個字顯示了下層人民的團結(jié)互助精神和勇敢戰(zhàn)斗性格?!缎瓦z事》所寫宋江三十六人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一節(jié),可看成是后來 《水滸全傳》故事的最粗略的梗概。
徽宗荒淫享樂,洞察其非而直言進諫的,大有人在?;兆谂e蔡京為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豐稷同殿中侍御史陳師錫,共寫一道表文,奏蔡京奸惡,徽宗不聽。戶部侍郎唐恪,治水成效顯著,徽宗慰勞,唐恪因之回奏:“水乃陰類。陰氣之盛,以至犯城闕。愿陛下垂意于馭臣,遠女寵,去小人,備夷狄,以益謹天戒?!被兆诒砻婕渭{,而荒淫如故。朱勔以花石綱媚徽宗,東南騷動,有太學(xué)生鄧肅上十詩譏諷徽宗,其末章云:“靈臺靈囿庶民攻,樂意充周百姓同。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風(fēng)?!被兆诿鼘⑧嚸C押歸田里。這些逆耳的忠言,徽守充耳不聞。方臘起義才數(shù)月,迅速攻占許多州縣,徽宗乃大赦天下,罷蘇杭造作局,解兩浙之民的重困。方臘的武裝起義所起的作用比一百個言官的作用還大得多。
小說在后集寫到金兵南侵,滅亡北宋,俘徽宗欽宗北上,表現(xiàn)出作者對侵略者的無比憤慨和譴責(zé),并寄寓著無限的愛國情懷和深沉的民族之思。金兵攻下汴梁,大肆掠奪,其慘狀真令人目不忍睹:“十九日,京師雪深數(shù)尺,米斗三千,貧民饑餓,布滿街巷,死者盈路。金人又肆兵劫掠富家。粘罕命一將領(lǐng)甲士百余人,在天津橋駐扎,民不敢過,壯者則剝脫而殺之,婦女美麗者留之。城中閉戶,不敢出入。二十一日,金人遣使入城,言 ‘國主有命,于京師中選擇十八以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后宮祇應(yīng)’。于是逐坊巷二十四廂集民女子揀選出城,父母號泣,聲動天地。”徽宗及其子欽宗,被金兵俘虜北去,顛沛流離,野死異域,本是咎由自取。但當他一旦被俘出京,作者憐憫之情油然而生。小說引毛麾因過龍德故宮有感而賦一詩云:“萬里鑾輿去不還,故宮風(fēng)物尚依然。四圍錦繡山河地,一片云霞洞府天??沼羞z愁生落日,可無佳氣起非煙。古來國破皆如此,誰念經(jīng)營二百年!”徽欽二宗雖是昏君亡國,但他們猶是國家民族的象征,他們的恥辱,即國家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作者是基于民族之思、愛國之情,才對被俘的昏君給予同情。作者的這種感情,正反映了當時普遍的民眾的心態(tài),記錄了歷史的真實。
小說對抗金將領(lǐng)的謳歌,是民族之思、祖國之戀的又一表現(xiàn)。其敘姚平仲求抗金而不得遂歸山隱居一段,行文中夾有仙風(fēng)道骨,不僅耐人尋味,且動人情性。“平仲請出死力,夜劫虜營,生擒斡離不。及出,連破兩寨,奈機事已泄,虜已夜徙去,平仲之志未遂?!ζ街賾嵑蕹o用兵之意,遂乘一青騾亡命,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抵鄧州,方得食。入武關(guān),至長安,欲隱華山,顧以為淺。奔入蜀,至青城山上清宮,留一日,復(fù)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藥者不能至,乃解縱所乘騾,得石穴以居?!睂璋党ⅲ杈嫉膽嵖?,這是一種深沉的表達。小說寫抗金將領(lǐng)宗澤之死,真可謂 “長使英雄淚滿襟”了:“宗澤招撫河南群盜,又慕義士合百余萬,糧可支半歲之食。澤上二十余疏,請高宗還京,又上疏欲合諸將渡河。汪伯彥、黃潛善力主遷東南之議,忌宗澤成功,屢沮撓之。澤因憂郁成病。十月,宗澤疽發(fā)背死,臨終無一語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又厲聲高吟曰: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遺表猶贊高宗還京。”抒發(fā)愛國將領(lǐng)求抗戰(zhàn)而不得,死有遺憾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宣和遺事》反映的政治斗爭,益人情智,令人深思,其歷史教訓(xùn),至為深刻,到今天也未喪失其全部意義。其風(fēng)俗畫描寫,卻讓人心曠神怡,頓生遐想。小說在“政和二年”下,描寫了皇宮內(nèi)苑的園林建筑,小巧玲瓏,層現(xiàn)疊出,且從游人眼中一一呈現(xiàn),靜中有動,又穿插游人的活動,更增生機。敘述者從游人眼中,從流動中,連帶著游人活動來描寫園林,而不孤立地靜止地描寫亭臺樓閣,山光水色,既給人以寧靜的美感,又給人以流動的生氣,表現(xiàn)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所謂人在畫圖中,畫圖中有人,這在中國小說史上形成了傳統(tǒng)的美學(xué)風(fēng)格,《儒林外史》的馬二先生游西湖,《紅樓夢》的賈寶玉大觀園題對額,皆與此相類而更高明。
《宣和遺事》還為我們展現(xiàn)了北宋末汴京的元宵佳節(jié)盛況,今日讀來,也使我們感到賞心樂事,著處生春。
東京大內(nèi)前,有五座門: 曰東華門、曰西華門、曰景龍門、曰神徽門、曰宣德門。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鰲山,高一十六丈,闊三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長二十四丈,兩下用金龍纏柱,每一個龍口里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中間有一個牌,長三丈六尺,闊二丈四尺,金書八個大字,寫道 “宣和彩山與民同樂”。彩山極是華麗: 那彩嶺直趨禁中春臺,仰捧端門。梨園奏和雅之音,樂府進婆娑之舞。絳綃樓前,三千仙子捧宸京,紅玉闌中,百萬都民瞻圣表?!率娜找?,去大內(nèi)門直上一條紅棉繩上,飛下一個仙鶴兒來,口內(nèi)銜一道詔書。有一員中使接得展開,奉圣旨 “宣萬姓?!庇心强煨屑沂种邪阎鹱峙瞥溃?“宣萬姓!” 少刻,京師民有似云浪,盡頭上戴著玉梅雪柳鬧娥兒,直到鰲山下看燈。卻去宣德門直上,有三四個貴官……得了圣旨,交撒下金錢銀錢,與萬姓搶金錢?!鼋疱X后,萬姓各各遍游市井,可謂是: 燈火熒煌天不夜,笙歌嘈雜地長春。至十五夜,去內(nèi)直門下賜酒。兩壁有八廂,有二十四個內(nèi)等子守著,喝道: “一人只得欽一杯?!闭?zhèn)€是:金杯內(nèi)酒凝琥珀,玉觥里香勝龍涎。一似蟠桃宴罷流玉液,敕賜流霞賞萬民。那看燈底百姓,休問富貴貧賤老少尊卑,盡到端門下賜御酒一杯。
這一段敘述描寫,從長篇結(jié)構(gòu)來看,是反襯后面的金兵入寇,如入無人之境。但這段文字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讀之令人神往。
此書雖是文人編撰,但采用 “說話”的技藝形式,保留著說說唱唱的特點,增加了小說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而偶爾插入說話人的評說,既有深化思想內(nèi)容的作用,又有讓讀者感到親戚因而樂于接受的趣味。這也是古代通俗小說的優(yōu)秀藝術(shù)傳統(tǒng)之一,即便在今天,也并未失掉它的價值。
上一篇:《官場現(xiàn)形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宦?!沸≌f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