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乘《趙乙》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無錫縣城中典庫后有曠園,[1]大逾十畝。忽有壯夫負竹篙一竿,修而多節,白司事者求寄存園中,訂日來取。詰旦,汛埽夫趙乙見之,[2]問司事者:“此篙從何而來?”司事告之,趙太息不語。司事察其言狀有異,轉詰之。乃曰:“小人向日流蕩江湖,略知暴客號訣。此篙即若曹信物,[3]數節之多寡,便知黨羽人數。今倚園墻西隅,其來必由此處,是不可不預防之。”司事聞之大驚,趨告主人。眾意乙非常人,因謂:“汝既知此篙,必能辨賊,果爾,當重賞不吝。”乙初不肯,再三央之,乙乃數篙節,凡三十有三,曰:“賊數如此之多,非以計殲之不可。”眾問:“計將安出?”乙笑曰:“公等勿慮,小人自有料理。”乃請買豆數百石,攤布園中,約厚尺許;又買大甕三十具,置墻下聽用。主人如言部署。
一夜,天月陰黯,乙謂眾曰:“賊至當在今夜,小人當一一殲之。公等如膽大不畏,請作壁上觀可也。”主人駭懼,恐乙眾寡不敵,出資募健兒百余人,各持器械,為乙助威。乙麾之去,[4]曰:“爾曹鹵莽無能,在此攪擾,徒亂人意,請速去,勿敗乃公事。”悉命舉室吹滅燈燭,自袖利刃,潛伏墻陰以伺之。少選,竹竿窸窣作響,一莽男子自竿溜下,足踏豆上,滑而顛 ,乙暗中以刀剁其首,擲甕中。未幾,一人繼下,顛如前,又剁之。連剁十余人,外賊以其黨多人入墻,寂不聞聲,慮內有備。中一黠賊躍登墻上,次且不敢下,[5]俯首窺察良久,輕拊其掌者再,內無應者,知事敗,遂率余黨遁去。無何,東方漸明。乙招諸健兒置尸甕中,計之,共剁十有六賊。命悉舁而瘞于野,以滅其跡。主人大喜,厚犒諸健兒。自是除乙汛埽之役,待以殊禮。惟時惴惴焉,慮盜復來報怨,而盜竟不敢復至。
【注釋】 [1]典庫:當鋪的舊稱。典,抵押,典當。[2]汛埽:灑掃,清除。汛埽夫:清潔工。 [3]信物:憑證,憑據。[4]麾:同“揮”。 [5]次且(zi ju):同“趑趄”。且前且退,猶豫不進。
【譯文】 無錫縣城中有個當鋪,店后有個空闊的園子,有十多畝大。一天,忽然有個壯漢背著一根竹篙來,竹篙很長,竹節也很多。壯漢告訴當鋪管事的,請求將竹篙寄存在園子里,過些日子就來取。第二天早晨,清掃夫趙乙看到了竹篙,就問管事的:“這根竹篙是哪兒來的?”管事告訴了他,趙乙嘆了口氣不說話了。管事察覺到他的言語神態不正常,就追問他。趙乙說:“小人從前流蕩江湖上,略知強盜的暗號。這根竹篙就是他們的信物,數數竹節的多少,便可知道盜賊的人數。現在竹篙倚在園墻西角,他們來時必然通過此處。不可不加以預防。”管事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去報告了主人。大伙認為趙乙不是平常人,因而對他說:“你既然知道竹篙的來歷,必然能辨別盜賊,真能這樣,一定重賞你。”趙乙起初不肯,大伙再三央求他,他就去數了數竹篙的節數,共有三十三節。他說:“盜賊這么多,必須用計殲滅才行。”大伙問:“用什么計策呢?”趙乙笑道:“諸位不必顧慮,我自有辦法。”于是請主人買幾百石豆子,把它們攤在園子里,厚約一尺;又買三十口大甕,放在墻下備用。主人按他所說的準備了。
一天夜里,月色陰暗,趙乙對大家說:“盜賊今夜就會來,我要把他們一一殲滅。諸位如果膽大不害怕,請在一邊觀看就行了。”主人十分恐慌,害怕趙乙寡不敵眾,就花錢雇了百十個身強力壯的人,各持刀槍,為趙乙助威。趙乙揮手讓他們離開,說:“你們魯莽無能,在這里攪擾,只會搞亂人心,請趕快離開,不要壞了主人的事。”他命令各屋都吹滅燈火,自己帶著利刀,潛伏在墻角暗處等候盜賊。不一會兒,竹竿窸窣作響,一個莽撞漢子從竿上溜下來,腳踏在豆子上,滑倒在地。趙乙暗中用刀剁下他的頭,扔進甕中。一會兒,又一人溜下來,和前面那人一樣滑倒,趙乙又剁了他的頭。就這樣,接連剁了十幾個人。墻外的盜賊因其同伙多人進墻后聽不見動靜,擔心里面已有防備。其中一個狡猾的盜賊跳到墻上,猶豫著不敢下,低頭向下觀察了很長時間,輕輕地拍了幾下手,里面沒有人應聲,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就率領剩下的人逃走了。不久,天漸漸亮了,趙乙招呼雇來的人把尸首抬進甕里,數了數,總共剁殺了十六個人。他命令人們把尸體全部抬到野地里埋了,以便滅跡。主人非常高興,重賞了雇的人;從此不再讓趙乙干清掃夫,而待若上賓,只是心里常常不安,擔心盜賊會再來報復,但盜賊竟再也沒敢來。
【總案】 故事敘述的不是通常容易被寫到的劍俠、豪杰之流,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掃地工趙乙。他在富人及莊丁面對群盜的來臨束手無策時,反能只身退敵,表現了超群的膽識和驚人的本領。盡管作者稱趙乙是混跡于賤役的畸人,反過來也說明,在世俗眼里所謂干“賤役”的人,其中不乏有真才實學者,他們并不比所謂“上等人”低下。“風塵莽莽,豪杰盡多,俗眼不識,則交臂失之者不知凡幾”,勸誡人們擦亮俗眼,不要輕視社會底層的下里巴人,是作者命筆意圖的認識意義之所在。
宮曉衛
上一篇:集異記《賈人妻》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癸辛雜識《趙溫叔》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