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薛侃等錄。共3卷。此書系明代哲學家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匯編。王守仁的弟子徐愛自明正德七年(1512)開始,陸續錄下王守仁論學的話語,編為一書,取名《傳習錄》。“傳習”出自《論語》中“傳不習手”一語。正德十三年,另一弟子薛侃將徐愛所錄殘稿及陸澄與他新錄下的部分一起刊刻出版,仍名《傳習錄》。嘉靖三年(1524),南大吉增入王守仁論學書信若干篇。嘉清三十三年,王守仁的弟子錢德洪就陳九川等所錄《遺言錄》加以刪削,與他及王畿所錄編成《傳習續錄》,刊刻出版。嘉清三十五年,又增加黃直所錄于《傳習續錄》中重刻。至隆慶六年(1572),謝廷杰在浙出版《王文成公全書》,以薛侃所編《傳習錄》為上卷,以錢德洪增刪南大吉所編書信部分為中卷,以《傳習續錄》為下卷,成為今傳《傳習錄》的定本。其中上卷曾經王守仁審閱,中卷為王守仁親筆,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記載比較具體。全書記錄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一部比較純粹的哲學著作。流行版本主要有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隆慶六年《王文成公全書》本,及192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葉紹鈞校注本等。
上一篇:《人類性文化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兒子與情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