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老卒》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張循王之兄保,[1]嘗怨循王不相援引。循王曰:“今以錢十萬緡、卒五千付兄,要使錢與人流轉不息,兄能之乎?”保默然久之,曰:“不能。”循王曰:“宜弟之不敢輕相援引也。”
王嘗春日游后圃,見一老卒臥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聲喏對曰:“無事可做,只得慵眠。”王曰:“汝會做甚事?”對曰: “諸事薄曉,如回易之類,亦粗能之。[2]”王曰:“汝能回易,吾以萬緡付汝何如?”對曰:“不足為也。”王曰:“付汝五萬。”對曰:“亦不足為也。”王曰:“汝需幾何?”對曰:“不能百萬,亦五十萬乃可耳。”王壯之,予五十萬,恣其所為。其人乃造巨艦,極其華麗。市美女能歌舞音樂者百余人。廣收綾錦奇玩,珍羞佳果,及黃白之器。[3]募紫衣吏軒昂閑雅若書司、客將者十數輩,[4]卒徒百人。樂飲逾月,忽飄然浮海去。逾歲而歸,珠犀香藥之外,且得駿馬,獲利數十倍。時諸將皆缺馬,惟循王得此馬,軍容獨壯,大喜。問其何以致此,曰:“到海外諸國,稱大宋回易使,謁戎王,饋以綾錦奇玩;為招其貴近,珍羞畢陳,女樂迭奏。其君臣大悅,以名馬易美女,且為治舟載馬;以犀珠香藥,易綾錦等物。饋遺甚厚,是以獲利如此。”王咨嗟褒賞,賜予優厚。問:“能再往乎?”對曰:“此戲也,再往則敗矣,愿仍為退卒老園中。”
嗚呼,觀循王之兄與浮海之卒,其智愚相去奚翅三十里哉!彼卒者,頹然甘寢苔階花影之下,而其胸中之智,圓轉恢奇,乃如此,則等而上之若伊、呂、管、葛者,[5]世亦豈盡無也哉!特莫能識其人,無由試其蘊耳,以一敝衣老卒,循王慨然捐五十萬緡畀之,不問其出入,此其意度之恢弘,固亦足以使之從容展布,以盡其能矣。勾踐以四封之內外付種、蠡,漢高皇捐黃金四十萬斤于陳平:由此其推也,蓋不知其人而輕任之,與知其人而不能專任,皆不足以有功。觀其一往之后,辭不復再,又幾于知進退存亡者,異哉!
【注釋】 [1]張循王:張俊,字伯英,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南宋抗金名將,與韓世忠、岳飛等齊名。曾助秦檜陷害岳飛致死。晚年聚斂財貨,有人當面諷刺他“在錢眼中坐”。死后追封“循王”。 [2]回易:用本地產品換取外地貨物。 [3]黃白:指黃金、白銀。 [4]紫衣吏:南北朝以來,紫衣為貴官公服。這里指高級隨員。 [5]伊、呂、管、葛:古代賢相伊尹、呂尚、管仲、諸葛亮。
【譯文】 循王張俊的哥哥張保,曾埋怨循王不舉薦自己。循王說:“現在我將十萬串錢、五千名兵交給哥哥,要使錢和人不停地流通、運轉,哥哥你能夠辦到嗎?”張保沉默了很久,回答說:“不能。”循王說:“所以弟弟我不敢輕易地舉薦你了。”
循王曾在春天游后園,看見一個老兵在太陽下躺臥著。循王用腳踢了踢他,說:“懶覺怎么睡成這樣!”老兵起身,叉手行禮,同時揚聲致敬,回答說:“無事可做,只好睡懶覺。”循王問道:“你會做什么事?”老兵回答說:“各種事兒都稍稍知道些,比如說貿易之類,也粗粗能干。”循王說:“你能貿易,我將一萬串錢付給你,怎么樣?”老兵回答說:“那做不了什么事。”循王說:“付給你五萬串錢。”老兵回答說:“也還是做不了什么事。”循王說:“你需要多少?”老兵回答說:“不能給百萬串錢,也要給五十萬串錢才可。”循王認為他情懷豪壯,給了他五十萬串錢,任憑他做什么。這個老兵于是建造巨大的船艦,裝飾極其豪華美觀;購置能歌善舞、懂得音樂的美女一百多名;廣泛收羅綾羅錦緞、奇異玩物、珍貴菜肴、佳美果品以及黃金、白銀器具;招募氣宇軒昂、神態閑雅,像司書、客將那樣的紫衣高級文武隨員十幾位,差役一百人。他們奏樂歡飲了一個多月,忽然飄然漫游大海去了。過了一年回來,珍珠、犀角、香料、藥材之外,還得到駿馬,獲利幾十倍。當時各將領都缺乏馬匹,唯獨循王得到這種駿馬,軍容特別雄壯,他非常高興。循王問老卒怎么會取得這樣的成效的,老卒回答說:“到海外各國,我稱是大宋王朝的貿易使節,拜謁少數民族的國王,饋贈綾羅錦緞和珍奇玩物。為了招待他們的權貴和近臣,我把山珍海味全擺上宴席,又讓歌舞伎不斷演奏音樂。那里的君王和群臣大為喜悅,就用有名的駿馬來交換美女,并為我們置辦船只裝載馬匹,用犀角珍珠香料換我們的綾羅綢錦等物。他們贈送的禮物很豐厚,所以我們獲利這么多。”循王贊嘆、嘉獎他,給他很優厚的賞賜。循王問他:“能再去嗎?”他回答說:“這是鬧著玩的,再去就要失敗了。我希望仍做一名退伍士兵,老死在園中。”
啊,觀察循王的哥哥和漫游大海的士兵,他們的聰明和愚笨相差何止三十里呢!那個士兵頹然甘愿睡在花影之下長滿青苔的臺階上,而他胸中的智慧周密、靈活、恢宏、奇通,竟達到這樣的境地,那么,比他更高一籌的,像古代賢相伊尹、呂尚、管仲、諸葛亮那樣的人,世間難道會完全沒有嗎!只是沒有人識別這種人,無法試試他們內在的才能罷了。作為一個破衣爛裳的老兵,循王慷慨地捐贈五十萬串錢給他,而不問他支出和收入。他這種恢宏的氣度,當然也足以使老兵從容施展,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了。春秋時越王勾踐把國家托付給賢臣文種和范蠡;漢高祖劉邦捐贈四十萬斤黃金給開國名臣陳平。由此推論,不了解那個人而輕易地任用他,和了解那個人而不能一心一意地任用他,都不能建樹功勞。看老兵一次漫游大海之后,推辭不再去,又接近于知道進取和退避、生存和死亡之理的人,真是奇異啊!
【總案】 卑賤者聰明,高貴者愚蠢,歷來如此。一個在太陽下睡懶覺的老卒,居然出色地到海外諸國進行貿易,并“獲利數十倍”而歸。這成功便是一個顯證。兩相對照,循王兄張保無能進行貿易,卻怨循王“不相援引”,則顯出此輩出身雖高貴而才能低下,不堪委以重任。小說就是以這樣鮮明的對比,揭示這一真理。
作者善于以對話刻畫人物。老卒回答循王的提問,語氣不卑不亢,謙恭中充滿自信,凸現老卒的深謀熟慮和成竹在胸;獲利而歸,回復循王,又平心靜氣,毫無驕躁之態,呈現他居功不傲的淡泊心懷;循王問他“能再往乎”,他辭以“此戲也,再往則敗矣”,提出“愿仍為退卒老園中”,表白自己甘為頹然一老卒的恬淡情懷,顯示他的自知之明。循王的思想境界也在對話中得到充分顯示。他與兄長對話時,強調“要使錢與人流轉不息”,看重的是錢的“流轉不息”;讓老卒“再往”,也是為了使錢“流轉不息”。循王張俊在當時是出名的貪財之輩,有人當面就諷刺他“在錢眼中坐”。倘若真以為他拔識、重用一個老卒而不愿援引自己的兄長是出于不徇私情,是未曾窺探到他內心的真實的。從錢這個視角,才能洞察張俊其人。“言為心聲”,這正是小說對話傳神寫照的功效。
小說中老卒到海外諸國貿易的情形,反映了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規模和當時海舶(從設備、運載量到航海技術)的發展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則小說又具有歷史認識價值。
吉明周
上一篇:剪燈新話《翠翠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聊齋志異《聶小倩》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