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選一)·宋湘
歷落嵚崎可笑身,赤騰騰氣獨精神。
祝融以德火其木,雷電成章天始春。
要對此花須壯士,即談芳緒亦佳人。
不然閑向江千老,未肯沿街賣一緡。
木棉是生長于嶺南的一種木本花。年久的術(shù)棉樹軀干粗壯挺拔,花朵碩大,色彩鮮紅。春來之時,她先開花后吐葉,遠望如萬朵火焰在空中熊熊燃燒,十分壯觀,故有英雄花之稱。本詩題下共有兩首,此為其二。在前一首中,作者描寫了木棉花“丹魂拍拍氣熊熊,倔強虬龍燭燒空”的壯美外觀和神采以及這種生長于嶺南的花在嶺南這個環(huán)境中顯示的英雄氣派,這后一首則著重刻劃并贊揚了木棉作為一種花她所具有的賦性品格。
首聯(lián)寫木棉的風(fēng)神。“歷落嵚崎”一句化自《世說新語·容止》:“周伯仁道桓茂倫,歷落嵚崎可笑人。”歷落嵚崎本指山之高峻,以喻人喻花,皆取杰出不群之意。“赤騰騰氣”寫出了木棉的壯美色彩和神采。前一句是知性語言,后一句是感性語言。宋湘的七律以豪邁勁健著稱,本詩中的“赤騰騰氣”打破了一般七言詩二二三的造句法,前四不可分,且“騰騰”兩字疊用,句子在生硬中顯得十分勁健,堪稱不以文害意、避熟就生的典范。
次聯(lián)承首聯(lián)次句而來。“赤騰騰氣”是烈火般的狀態(tài),祝融正是火神,“赤精之君,火官之臣”。古代方士有五德之說,以帝王受命所值五行為德,值火運為火德,炎帝、唐堯都是火德王。“祝融以德火其木”即是說它不僅秉受了火神所賦予的火一般的外觀,還是花中的火德之君。她不像桃花杏花,玫瑰薔薇,婀娜嬌媚地享受春光,而是將自己強壯的枝干伸向天空,迎接、擁抱春天的雷電,和雷電一起敲響天鼓,催醒萬物,涂抹春回大地的壯麗畫卷。
第三聯(lián)前承首句,并引出尾聯(lián)。此聯(lián)意義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因為此花是一種歷落不凡的花,她身上體現(xiàn)的美不是嬌柔婉媚,而是奔放熱烈,因此一切凡庸懦弱之輩都不足以之相提并論;另一個是比喻義,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中花與女子常互為喻體,由花的比喻義又引出“壯士”,因為她“即談芳緒亦佳人”,壯美有力卻也鮮艷明麗,崇高中有優(yōu)美,是一個高標(biāo)脫俗、勃郁著強烈的青春氣息的奇女子,與之相配者正該是“壯士”,若是病弱的男子與之相配,那真是玷污了這個佳人,這個男子也會相形見穢的。
尾聯(lián)繼續(xù)著這種雙關(guān)義。“不然”從字面上是承“須”字來的,仍帶著“佳人”這個比喻義,意即如果這種“須”不能實現(xiàn),則寧可無所配,終身獨守,猶如莊子筆下的鹓雛“非梧桐不棲”,或如蘇軾筆下的“孤鴻”寧可“寂寞沙洲冷”。而句中的“江干”,又是就花的本義而言,江干是花的生長之所,相對于眾目睽睽的街道庭園等熱鬧地方而言。從此句過渡到下句,在修辭上是從比喻過渡到擬人。花在這里似乎是個有節(jié)操的人,她不愿隨波逐流,賣身媚俗成為人家?guī)咨掀恐械挠^賞物,而寧愿終老于寂寞的江干,保持其獨立的風(fēng)操。
木棉因其生長于文化發(fā)達較遲的嶺南而較少、較遲進入詩文丹青,又因其軀干高大而不在觀賞花之列。傳統(tǒng)的有君子之喻的花木是梅蘭竹菊。宋湘生長嶺南,又“襟抱豪邁”(光緒《嘉應(yīng)州志·宋湘?zhèn)鳌?,對木棉有獨特的體認(rèn)和愛好。本詩以傳統(tǒng)的擬人、比喻等手法,展示了木棉壯美的風(fēng)貌和卓然不群的靈魂,并在對木棉的贊美中寄寓了詩人的品德美學(xué)觀。
上一篇:木棉花盛開,邀南山先生、章冉、玉生青皋、芑堂、研卿諸
下一篇:木棉·張維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