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要押韻。押韻是中國詩詞的最基本的特征。無韻不能成詩。如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在此詩中,“來”“開”“醅”“懷”四字押韻,因為韻都在句尾,又稱韻腳。但首句沒有押韻,在近體詩中,首句是可押可不押的。
押韻是增強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手段。我國的民歌、詩、詞、曲無不押韻,所以詩歌又叫韻文。押韻,也叫壓韻、葉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容易記憶,對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即所謂韻書,就是把同韻的字放在一起,分成若干部,做為作詩押韻的依據。我國最早的韻書是隋朝的《切韻》,唐朝的《唐韻》,現存完整的韻書是宋朝的《廣韻》。到了金代,以《平水韻》為官方韻書,供科舉考試之用。平水是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為該書刊行于此城,故名《平水韻》。元、明、清各代,都以106部《平水韻》作為近體詩押韻的依據,一直沿用到現在。
關于押韻的方式,古體詩比較自由,可以隔句押韻,也可以句句押韻;可以用平聲押韻,也可以用仄聲押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換韻的形式又有多種。近體詩的押韻方式,則有嚴格定規。總結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一律以平聲押韻。格律詩以平聲押韻為正格,因古體詩容許仄聲押韻,所以仄聲押韻的絕句和律詩也稱“古絕”“古律”。
(2)一韻到底。不論五絕、五律、五排,七絕、七律、七排,都必須一韻到底,不得中途換韻。
(3)雙句押韻。不論五言、七言,都是雙句入韻,單句不入韻。但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以不入韻。七言詩首句入韻的較多,五言的較少。
(4)押韻句的尾字用平聲(首句可用平聲鄰韻),不押韻的必須用仄聲。古絕、古律押韻句的尾字用仄聲,不押韻的用平聲。
(5)不能出現重復的韻腳字。
做詩如何用韻?初學者還是遵行《平水韻》為好。對于用韻的變格,我們將在下面的章節詳細講解。
上一篇:什么是平水韻
下一篇:現代人用韻困難有什么解決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