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當筵索詩者·趙翼
盈盈十五出堂時,妙轉歌喉勸客卮。
也是人間生活計,老夫和淚寫胭脂。
在財產私有的社會里,貧富分化是難以避免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高樓飲美酒,幾家流落在街頭。”這是私有社會的真實寫照。不同的經濟地位造成不同的思想感情,多少富人將他們的歡樂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之上。因此,在那個社會里,存留于富人身上的那一點人性,也就如小女孩手中的最后一根火柴,雖然無補大用,卻多少能讓人感覺到一點光亮和溫暖。
也許是幼年貧窮,去官后的生活又經常困難的原因吧,趙翼對那個社會的黑暗的認識似乎要比一般的文人士大夫深刻。他曾中過探花,官至貴西兵備道,但他并不留戀官場。他以其犀利的筆鋒,寫下過許多揭露社會陰暗、丑惡面的詩作,對勞動人民的艱難也有較深的了解。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到,雖然他也聽歌,從下層人身上獲取快樂,但他沒有在欣賞歌女的美好風姿、婉轉歌喉時得意忘形地發出享樂者的淫笑,而是將心比心,看到了歌女的無奈,體察到歌女的悲辛,甚至為他一掬同情之淚。趙翼的朋友袁枚有一首《贈彈詞盲女王三》曰:“妙絕摩登女,生來色即空。無人蒙一顧,有曲唱三終。月好云常掩,花嬌睡更紅。暗中休摸索,我是白頭翁。”與袁枚的拿盲女開心相比,趙翼的惻隱之心是多么的十分難能可貴。
本詩是當筵應求之作,藝術上并未有什么特別的推敲。“盈盈”二字源自《古詩十九首》之二“盈盈樓上女”,“卮”為飲酒器,“胭脂”在此代歌女及其生活。除了這些詞匯有點雅化之外,其余都寫得很質樸。質樸是趙翼詩之一格,與本詩所表達的感情也相合。本詩的動人之處還是在于詩中所寫之情。
上一篇:龔鼎孳《贈歌者南歸》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毛奇齡《贈柳生》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