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愛人①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處】
《孟子·離婁下》,作者孟子,名軻,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書,有“亞圣”之稱,與孔子一起被后人合稱為“孔孟”。
【注釋】
①愛人:用一顆仁愛之心去愛護他人,幫助他人。
【譯文】
愛戴別人的人,別人也總愛戴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總尊敬他。
【賞析與啟迪】
愛戴和尊敬都是相互的,孟子教導人們要對他人友愛、尊重,要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
現實世界中,人的個性、氣質、修養、素質千差萬別,人與人的關系也是非常復雜的,即使你抱著仁愛的心腸、良好的愿望、善良的動機,也不一定事事做得令人滿意,贏得人人的愛戴和尊敬。對此,每個人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付出的是你的愛,而不要期望得到等同的回報,有了這樣的心態,從某種意義上說你就收獲了兩份愛。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生命可以孤立地活下去。沒有船只停靠的島嶼,只是一個孤獨的島嶼,無法在遷徙的季節回到故鄉的大雁,只是一只孤獨的大雁。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愛,首先他必須自己心中有愛,并愿意把這種愛奉獻給別人。在與別的生命的互敬互愛中,才能感受到生命本質的溫暖。
上一篇:《愛人利物謂之仁。》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百種奸偽,不如一實。》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