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我想讓薜荔去為我說合,又不愿舉足去爬樹。我想請荷花來為我保媒,又怕下水會沾濕衣裳。詩句寫出屈原在與惡勢力的斗爭中要保持正直、獨立的人格,不愿委曲自 己,遷就別人。詩句運用了比喻的寫法,“令薜荔為理” “因芙蓉為媒”都是比喻與惡勢力的妥協。“憚舉趾緣木” “憚褰裳濡足”,表面是說怕,實際上是不愿意,藝術地再現詩人不讓步,不屈服的態度。
注: 理、媒,均指媒人。憚(dān) ,怕。緣木,攀援上樹。褰(qiān),揭起。濡(rú),沾濕。
《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古詩句出處:戰國·屈原《九章·思美人》
上一篇:《今年東風太狡獪,弄晴作雨遣春來.》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元黃朱綠照滿山,蓬萊宮雀成仙班.》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