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第六六則解讀
君子以名教為樂[1],豈如嵇阮之逾閑[2];圣人以悲憫為心[3],不取沮溺之忘世[4]。
【注釋】
[1]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中心的封建禮教。
[2]嵇阮之逾閑:指三國時,蔑視禮教的嵇康、阮籍越出法度之外。
[3]悲憫:對人間苦難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哀傷與同情。
[4]沮溺:長沮、桀溺,泛指隱士。
【譯文】
君子把遵奉儒家名教當做樂事,怎能像嵇康、阮籍那樣放蕩悠閑得超出了法度;圣人把悲憫作為本心,不能像長沮、桀溺那樣做了隱士而忘掉自己在世間的責任。
圍爐夜話第六六則解讀
君子以名教為樂[1],豈如嵇阮之逾閑[2];圣人以悲憫為心[3],不取沮溺之忘世[4]。
【注釋】
[1]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中心的封建禮教。
[2]嵇阮之逾閑:指三國時,蔑視禮教的嵇康、阮籍越出法度之外。
[3]悲憫:對人間苦難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哀傷與同情。
[4]沮溺:長沮、桀溺,泛指隱士。
【譯文】
君子把遵奉儒家名教當做樂事,怎能像嵇康、阮籍那樣放蕩悠閑得超出了法度;圣人把悲憫作為本心,不能像長沮、桀溺那樣做了隱士而忘掉自己在世間的責任。
上一篇:《謹守父兄教誨,沉實謙恭,便是醇潛子弟;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儉,定為悠久人家》譯文
下一篇:《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