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古之圣王不盡人之情,故下之忠愛嘗有余。后世不然,平日君臣相與僅足以存體面而無可感之恩,甚或拂其心而懷待逞之志,至其趨大事、犯大難,皆出于分之不得已。以不得已之心供所不欲之役,雖臨時固結猶恐不親,而上之誅求責望又復太過,故其空名積勢不足以鎮服人心而庇其身國。嗚呼!民無自然之感而徒迫于不得不然之勢,君無油然之愛而徒劫之不敢不然之威①,殆哉!
【譯文】古代圣明的君王對臣下及民眾有無盡的真情,所以臣下和民眾對君王有無盡的忠愛。后世則不然,平日君臣相處,僅足以顧全體面,而沒有可感激的恩情,甚至君王違背臣下的意愿,而臣下也暗懷著等待時機的想法。等到讓臣下為國家趨危赴難,臣下只是因為臣子的職分,不得已只好服從。以不得已的心情去干不愿干的事情,即使君王臨時籠絡仍恐不親,而對臣下的要求愿望又太過太高,因此只是徒有空名,其勢則不足以鎮服人心、庇護身國。唉!民不是出于自然的感情而只是迫于不得不然之勢,君無油然之愛而只是用不敢不然的威勢來脅迫,真是危險啊!
注釋
【注釋】①不敢不然:不敢不這樣。
上一篇:法者,一也。法曹者,執此一也。以貧富貴賤二之,則非法矣。或曰:親貴難與疏賤同法。曰:是也,八議已別之矣。八議之所不別而亦二之,將何說之辭?夫執天子之法而顧忌己之爵祿,以徇高明而虐煢獨,如國法天道何?裂綱壞紀,摧善長惡,國必病焉。
下一篇:有二三道義之友,數日別,便相思。以為世俗之念,一別便生;親厚之情,一別便疏。余曰:君此語甚有趣,向與淫朋狎友滋味迥然不同,但真味未深耳。孔、孟、顏、思,我輩平生何嘗一接,只今誦讀體認間,如朝夕同堂對語,如家人父子相依,何者?心交神契,千載一時,萬里一身也。久之,彼我且無,孰離孰合、孰親孰疏哉?若相與而善念生,相違而欲心長,即旦暮一生,濟得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