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注釋】
選自《尚書·太甲下》。
自:從。
陟:登,行。
遐:遠。
邇:近。
【賞析】
成湯死后,其嫡長孫太甲即位。太甲不遵守成湯法典,被右相伊尹放逐到桐邑(今河南省虞城縣東北)思過。三年后,太甲悔過修德,回到亳都復位。伊尹再三告誡太甲,希望他勉力向先王學習,繼續敬修自己的德行,施行德政,做一個英明的君主。伊尹說: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意思是:如果你想登高,必須先從下面開始;如果你想行遠,必須先要從近處開始。
伊尹認為,一個人要敬身修德,猶如登山一樣,要想登上山的高處,必須從山腳下開始;猶如出遠門一樣,要想走遠,必須從近處開始。他希望太甲修德,從眼前的事情做起,一步一步地施行:不輕視人民的事務,要想到它的難處;不茍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險。欲慎終,就須有一個好的開始,一點一滴地修煉。這樣積累下來,終能成就大德,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和平美好。
上一篇:《戰國策》|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