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戰國策》
《戰國策》又名《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纂集的一部國別體雜史。后經西漢學者劉向重新編校整理,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12國,共33篇,并定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紀事起于戰國初年,止于六國滅亡,匯編了230多年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史料,以及謀臣策士四處游說和相互辯難的言論,個別地方還記載了六國滅亡以后的史事,如《燕策》中荊軻刺秦王一段,便附記了高漸離以筑擊秦始皇的故事,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文獻。
《戰國策》的語言流暢犀利,是論辯文的典型。每論述一個問題,都能縱橫反復,曲盡其意。刻畫人物,有聲有色,生動傳神;又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情趣。所以《戰國策》不僅是一部有較高史學價值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文學著作,對后世的文學語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上一篇:人之有學也,猶木之有枝葉也。木有枝葉,猶庇蔭人,而況君子之學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