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注釋】
選自《周易·系辭下》。
積:積累增多。
【賞析】
這是《周易·系辭下》中的一句話: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意思是:不積累善行就不能成名,不積累惡行就不會毀滅自己。
《周易·大有》提出了“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的觀點。幾千年來,遏惡揚善成為中華民族崇尚的品德之一,儒、釋、道各家都倡導人們多做善事,不做惡事,遏惡揚善由此成為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價值取向。
這句話將積善與成名,積惡與滅身聯系起來,警示人們,積善可以成名,積惡可以滅身。人們決不能因為小的善行沒有益處而不做,小的惡行沒有明顯的害處而不改。退一步講,人可以不出名,但決不愿意滅身。而惡行積累多了無法掩蓋,罪行大了無法解脫,屆時自取滅亡,后悔也就晚了。
《三國志·蜀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說:“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含義與本句一脈相承。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更成了人們流傳千古的警語格言。
上一篇:慢藏誨盜,冶容誨淫。|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恃陋而不備,罪之大者也;備豫不虞,善之大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