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注釋】
選自《孟子·離婁上》。
親:親近。
治:管理。
答:回報。
敬:恭敬。
【賞析】
孟子認為,無論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自我覺悟,因此強調“萬物皆備于我”。無論在事業追求上,還是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問題,都要首先檢查自己,審視自己的意識是否純正,方法和態度是否正確,實行仁義的覺悟和力量是否充足。孟子說: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strong>
意思是: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就該反問自己是否仁愛了;管理別人卻沒有管理好,就該反問自己是否真有能力;禮貌待人,別人卻不以禮相答,就該反問自己是否做得不夠恭敬。
孟子推行仁愛學說,而對施行仁愛的效果,持一種“反求諸己”的態度:如果自己的行為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應該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埋怨責怪別人。只有自己行為端正了,辦事的力量用足了,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實際上,這也是儒家學者們嚴于律己的人生態度。它要求人們,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先從內心嚴格要求自己,檢討自身的行為是否遵循了正道,自覺地追求自我完善,而不可輕言放棄,這樣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上一篇: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