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注釋】
選自《尚書·旅獒》。旅,西旅,西方的旅國。獒,大犬。周武王滅殷建周后,西旅國來獻大犬。召公認為不可接受,勸武王慎德,重視賢能,安定國家,保護百姓。史官記錄召公的話,名為《旅獒》。
矜:慎重。
細行:生活小節。
累:連累,使受害。
大德:大節。
仞:八尺。
虧:欠,差。
簣(kuì):盛土的筐。
【賞析】
周武王滅掉殷商,建立周朝,西旅國來獻大犬。召公認為不可接受,他勸告武王,當前首要的任務是重視賢能,安定國家,保護百姓,做一個圣明之君。他諫言說: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意思是:不注重細行,終究會損害大德。猶如造九仞高的山,差一筐土也無法成功。
召公認為,一個圣明的君主,首先應該慎德,不事奢華。盛德之人不輕易侮慢百姓,不貪戀歌舞女色;不做無益的事來妨害有益的事,不重視珍奇物品,不收養珍禽奇獸,不寶愛遠方的物品。從這些細行做起,就能積累大德。像造九仞高的土臺那樣,差一筐土也無法成功。召公以此勸勉武王早晚勤德,千萬不可因細行不好,而使大德大業差一點而失敗。
后來,“功虧一簣”演變為成語,意思是做事要善始善終,不可半途而廢。在《孟子·盡心上》中,有“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一語,意思與“功虧一簣”相同。
上一篇: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