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詩
作者: 陳筱芳
【原文】: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原文作者】:王勃
【鑒賞】:
滕王閣是一樓閣名,舊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它是唐高祖的兒子李元嬰所建,因李元嬰被封為滕王,所以取名為滕王閣。
這首詩據說是著名詩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十四歲時所作。
第一、二兩句大意是說:巍巍高閣居高臨下,俯視著滔滔贛江。它是當年滕王所居。可是如今繁華消歇,再聽不到貴人腰間叮噹作響的佩玉聲,再也聽不到那豪華車馬的鸞鈴聲了,那日夜不息的歌筵舞會也永遠結束了。
第三、四兩句大意是說:今天來到這里瞻仰高閣,清晨,只見橫空的畫棟飛簾,飄飛著南浦的云,傍晚,那高處的繡戶珠簾,又卷帶著西山的雨。“南浦”,地名,在南昌西南。“西山”,在南昌西北,又叫南昌山。
第五、六兩句大意是說:幽閑的白云啊,在波平如鏡的江面上投下自己的倩影,竟日悠悠來去,一天又一天,星宿轉移,自然景物隨著季節的變換,一年又一年,已經不知換了幾多春秋!
第七、八兩句大意是說:巍巍滕王閣啊,依然臨江屹立,可是,當年它的主人——那帝王家的滕王,今日又在哪里?看欄桿外面的滔滔江水啊,依舊白白地不舍晝夜地向東流去。滕王李元嬰,是唐朝皇帝李淵的兒子,所以稱他為“帝子”。
詩歌抒發了詩人深沉的感嘆,滕王閣當年曾是江山盛景的點綴,而今人去樓空,繁華消歇,歲月的變遷使得江山也顯得寂寞了。人生多么短促渺小,即使富貴顯赫的王侯也是如此,只有大自然是無限而永恒的。詩中帶著較濃重的感傷情緒,但我們不能以此斷定它是消極的,因為當我們和作者一起認識到人生短促這一真理后,我們將更加熱愛人生,珍惜時間,就不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了。
詩歌由眼前所見景物而追詠古代,又由追憶古代而描寫眼前景物,用含蓄凝煉的語言作了鮮明的對比。“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二句,對偶工巧,詞藻華美,保留有六朝纖細藻飾的風韻,很受人贊賞。“閑云潭影日悠悠”和“檻外長江空自流”句,則緊緊圍繞吟詠中心來大膽用筆,確是唐詩的風格。
上一篇:《滁州西澗》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