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注釋】
選自《墨子·非攻中》引古諺。
鏡:鑒察。
【賞析】
墨子反對非正義戰爭,反對憑借武力侵占別國的土地、掠奪別國的財物。斥責攻城略地的戰爭是壞事,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最終還會害了自己。針對當時兵家攻戰的思想,墨子以“非攻”進行駁斥。墨子引古語說: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意思是:君子不用水作鏡子而用人來作鏡子。用水作鏡子只能看見自己的面容,用人作鏡子就可以知道吉兇。
墨子認為,那些主張攻戰的人,應該以史為鑒,認真記取吳王夫差和晉國智伯發動戰爭,以致最終喪身辱國的教訓:吳王闔閭用七年時間,訓練出了一支強悍的軍隊。士兵披堅執銳,能一口氣奔跑三百里。吳楚之爭時,吳軍千里奔襲,最后在柏舉與楚軍決戰,一舉擊潰了強大的楚軍,并使宋國和魯國拜倒在自己腳下。闔閭的兒子夫差,向北進攻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向東進攻越國,渡過三江五湖,迫使越軍退守會稽。其余小國無不臣服。然而吳王夫差居功驕傲,征戰無數,耗盡國力,結果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大敗吳軍,吳王夫差最終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又如晉國國內,有六位將軍,其中智伯實力最強。智伯想用攻戰來成就自己的英名,于是出兵攻打中行氏并占有了它,又去打范氏,使其大敗,于是將三家合并為一家。戰功不可謂不顯赫,實力不可謂不強大。然而智伯還不滿足,又去進攻趙襄子,將趙襄子包圍在晉陽城里。這個時候,另外兩家韓、魏預感到一旦趙襄子垮了,智伯兵鋒所指就是韓、魏了。因此,韓、魏、趙三家里應外合,夾擊智伯。智伯大敗,被迫自殺。
墨子以此說明,非正義戰爭一定失敗,發動戰爭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因此,墨子希望主張攻戰的人,吸取吳王夫差、晉國智伯滅亡的教訓,放棄“攻戰”思想而接受墨家的“兼愛”學說。
上一篇: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