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注釋】
選自《尚書·洪范》。《洪范》,大法的意思。為商代賢人箕子所傳,又稱為《商書》。
偏:不正。
陂:不正。陂,《史記》作“頗”,不平的意思。
遵王之義:依照先王的法紀(jì)。遵,依照。王,先王。義,法。
好:私好。
惡:胡亂行動。
【賞析】
箕子是殷紂王的親屬和大臣。紂王荒淫,不理國事。箕子進諫,不被接受,于是佯狂為奴。周滅商的前一年,紂王殺了王子比干,并囚禁了箕子。公元前1068年,周武王推翻殷朝,建立周朝,封紂王的兒子祿父于殷,并釋放了箕子。
周朝建立之后,第二年,武王訪問箕子,問殷為什么滅亡,箕子不忍說殷的惡政,不愿回答。武王于是改問上天安定百姓的方法,箕子便向武王講了洪范九疇——治國的大法,并告誡說:
“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意思是:(帝王治國之道)執(zhí)政不要偏私、傾斜,而應(yīng)遵守先王的法令;不要有所偏愛,而應(yīng)遵循先王的正道;不要為非作歹,而應(yīng)遵循先王的正路。
箕子認(rèn)為,帝王治理國家,應(yīng)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則,在施政過程中,不能有所偏好,更不能為非作歹干壞事。而應(yīng)該將幸福的事賜予廣大的臣民。如果帝王這樣做了,就會得到廣大臣民的擁戴。臣民們會尊重你的法則,會以君王建立的準(zhǔn)則為準(zhǔn)則,并會為維持你的法則而貢獻出自己的建議和方法。所有的臣民,都不會結(jié)成邪惡的朋黨,也不會有曲從勾結(jié)、違法亂紀(jì)的行為。
這樣,帝王就能治理好國家,國家就會很快繁榮昌盛起來。
上一篇: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小不忍,則亂大謀。|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