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
【注釋】
選自唐·柳宗元《梓人傳》。梓人,建筑房屋的一種技術人員。
稱其職:才能與職務相稱。
居:安置。
安業:安心于事業。
能者:有能力的人。
由之:放心使用。
德:報答恩德。
退:辭退。
慍:生氣,惱恨。
【賞析】
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柳宗元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后調藍田尉,初入仕途,對當時朝廷政出多門、吏治混亂的狀況有所覺察,寫了這篇《梓人傳》以抒懷。梓人是建筑房屋的一種技術人員,能設計房屋,指揮工匠操作。作者以此類比為政之道,認為為相者須善于統攬全局,善用人才:
“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
意思是:挑選天下有才能的人,使他們勝任本職工作;安置好天下百姓,使他們安于自己的職業。……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來,充分發揮他的才干,使他不必對任何人感恩戴德;把沒有才能的人辭退掉,讓他休息,他也不敢惱恨誰。
文中記敘了一個識見卓拔、才能超群的梓人。他擅長規劃、設計房屋總體構架,組織、指揮各類工匠進行施工建設。他屋里沒有一件木工工具,也不會修理斷了腿的臥床。然而,在建造京兆尹官署時,他儼然是施工全局中的領袖,指揮工匠操作,胸有成竹,令行禁止。他賞罰分明,裁斷果決:“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在他的統領下,屋宇如期建成。正如他自己所言:“舍我,眾莫能就(建設)一宇。”
作者以此聯系到為相之道,認為宰相應該舉賢任能、識拔人才,使他們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使天下百姓有房子住,安于自己的職業。合則用,把有才能的人提拔上來,充分發揮他的才干;不合則辭去,讓他休息。總之,宰相應該統攬全局,立大計,謀大事,力避事必躬親,陷入具體的事務中去。如同梓人能設計大廈,構建宮室,卻不必會修理床腿一樣。唯有如此,“然后相道得而萬國理”,天下誠服,后世景仰。
上一篇: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