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注釋】
選自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根情:以感情為根本。即感情是它的根本。
華聲:以花朵為聲韻。即聲韻是它的花朵。
苗言:以語言為苗葉。即語言是它的苗葉。
實義:以思想為果實。即思想是它的果實。義,意義。這里指思想內容。
【賞析】
白居易對詩歌創作脫離社會現實的傾向極為不滿,與元稹一道倡導了詩歌的“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創作與現實的緊密關系,要求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救濟人病,裨補時闕”的作用,大大拓展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同時,他也十分強調內容與形式之間的有機關系,沒有因為強調詩歌“時”、“事”的社會內容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
“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意思說:詩這個東西,感情是它的根本,語言是它的苗葉,聲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實。
作者用樹來比喻詩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到:詩歌所體現的感情和意義,猶如植物的根和果實。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樹葉茂了,才能開出鮮艷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說明了詩歌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即:內容情感是詩歌的根本,語言、聲韻等外在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與內容有機結合、完美統一,才能發揮它的社會作用。按照這個觀點,白居易在《詩經》之后,特別推崇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等名篇,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名句,而對六朝以來脫離現實、綺靡頹廢,“嘲風雪,弄花草”的形式主義文風和作品,則給以有力的批判和否定。由于旗幟鮮明,態度堅定,褒貶基本得當,為詩歌的“新樂府運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本句比喻生動、獨特,目的明確,把握住了詩歌內容與形式的精髓,因此被譽為最形象的詩論觀點,受到歷來文學評論家的肯定和贊賞。
上一篇: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