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注釋】
選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唱晚:晚唱。
響:指歌聲。
窮:盡,直達。
彭蠡:鄱陽湖的古名。
雁陣:排列成陣的大雁。
斷:中止,
衡陽:地名,今湖南衡陽。相傳雁飛到此地而止。一說衡山之南。今湖南衡陽市有回雁峰,北雁南飛,至此而止,待春而歸。
浦:水邊。
【賞析】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竣工,舉行盛大宴會慶祝,文人雅士云集,詩人騷客滿座。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省親,路過洪州,躬逢盛會,有了一次大展才華的機會。他錦心繡口,即席賦詩,寫成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序文走珠串玉,名言警句迭出,名動天下。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意思說:傍晚時分,漁舟歸航,漁民們歡快的歌聲傳遍了鄱陽湖濱;秋天天涼,雁陣南飛,到了衡陽水邊,再往南雁聲便中斷了。
這一句描寫的是彭蠡之濱的漁歌,衡陽之浦的雁聲,遠在南昌滕王閣千里之外,王勃顯然看不到也聽不到。所以,作者采取虛寫手法,通過想象和聽覺聯想,思接千里,想入八荒,勾畫出了目力和聽力難以企及的景象:落日下,漁舟緩緩歸航,歡快的歌聲此起彼伏,響遍鄱陽湖濱;秋涼了,雁陣南飛,停留在了衡陽城的水邊。由此,一幅落日漁舟,雁聲渺渺的秋日傍晚圖,便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初唐承六朝余緒,駢驪之風還很盛行。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就是用駢體文寫成。王勃這篇序,亦屬駢體。但作者才情茂盛,率然信口,能夠在嚴格的形式限制中,游刃有余地展露才華,充分發揮對偶、聲韻、事典、辭藻等藝術手段的表現力,與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堪稱駢文雙璧。
本句詞采華茂,聲律嚴謹,景物美,情感美,聲韻美,蕭散凄瑟的景物中,蘊含著濃濃的詩情,余味無窮。
上一篇: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