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注釋】
選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
染乎世情:受到社會風尚的影響。世情,指社會現實生活內容。
系乎時序:與時代的發展相聯系。
【賞析】
這是南朝梁劉勰關于詩文發展的一個觀點。他在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時序》中說: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
意思說:文章的變化受到客觀情勢的影響,它的興衰受到時代發展的制約。
劉勰認為,詩文是反映現實生活的。詩文的發展和時代社會的發展有密切關系。因此,文章的變化受到客觀情勢的影響,它的興衰受到時代發展的制約。不同時代的詩文,有不同的面貌和特色。陶唐、有虞時代,由于“德盛化鈞”、“政阜民暇”,所以出現了“心樂而聲泰”的作品。漢末魏初,以及魏代漢,晉謀代魏時期,政權更替頻繁,當權者大肆屠殺政治上的異己人物,士大夫消極避世,崇尚清淡,造成玄學的興起。到了東晉,清淡玄理之風更加盛行,“因談余氣,流成文體”,文壇遂逐漸為玄言詩所統治,寫詩必定宣傳老子的觀點,作賦像是給《莊子》加注一樣,其代表詩人孫綽、許詢等人的作品,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時期,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時代條件下,則產生了“雅好慷慨”、“梗概多氣”的優秀作品。“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揭示了詩文創作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是劉勰文學史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同一篇文章中,劉勰還談到“歌謠文理,與世推移”的觀點,其基本精神,與“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是一致的。
上一篇: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