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注釋】
選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作《滕王閣詩序》,一般選本簡稱《滕王閣序》。
落霞:晚霞。
鶩:野鴨。
長天:廣闊的天空。
【賞析】
滕王閣在今江西南昌市,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閻某在滕王閣上舉行宴會,為人餞別。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省親,探望父親,路過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剛巧遇上了這次盛會,并應邀即席賦詩,寫成了著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一文。簡稱《滕王閣序》。
王勃是初唐四杰中首屈一指的作家,才華出眾,14歲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尚未及冠,就已經名聞海內了。他這篇《滕王閣序》,錦麗高華,膾炙人口,冠蓋一時,最為人們贊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strong>
意思說:燦爛的晚霞與孤鶩在黃昏的天空飛翔,秋水與長天都是那么澄碧清凈。
這兩句化用了北周庾信《馬射賦》中“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的意境,卻妙筆出新,在青天碧水渾然一色的背景中,畫出了晚霞、孤鶩的美麗形象:你看,“落霞”自高而低飄散,遠接天陲;“孤鶩”橫空遠舉,與落霞齊飛;“秋水”、“長空”,清麗澄凈,天水“一色”,上下混蒙,青冥一片。這是一幅背景曠遠,在水天之間點綴著片片紅霞,色彩明麗的畫面。它靜中有動,剛而能潤,壯美與優美兼具,詩意濃郁,畫境清新,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關于這篇序文的寫作,還流傳著一段優美的逸聞。據《唐摭言》卷五記載:唐高宗上元二年,南昌都督閻公重修滕王閣,為紀念這件盛事,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大宴賓客。閻公事先讓女婿寫好一篇宴滕王閣的文章,想借機炫耀一下他的才華。王勃應邀赴會,坐于末席。席間,閻公命人捧出筆墨紙硯,遍請各位賓客作序。眾人明白閻公的心意,皆婉言推辭。當閻公邀請王勃時,王勃不知內里,毫不客氣地接過紙筆就寫。閻公不便發作,暗自生氣,便以更衣為借口,退出了宴會??伤植环判?,于是派人探聽王勃寫些什么,即時回稟。
開初,探聽的人報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遍惞Φ溃骸安贿^是老生常談罷了。”接著報道;“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沉吟不語。當聽到下一句報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公驚訝不已,“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閻公連忙趕回宴席,與王勃把盞敬酒,盡歡而散。
滿座的文人騷客,也為之贊嘆不已,擊節叫絕,自愧不如。
上一篇: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