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拼音:pīn zhe yī shēn guǎ , 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剮,把肉從骨頭上刮下來,是封建時代的凌遲刑法。指只要不怕死,什么事都敢干。例如
這事原是爺做的太急了;國孝一層罪,家孝一層罪,背著父母私娶一層罪,停妻再娶一層罪。俗語說,“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窮瘋了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來?況且他又拿著這滿理,不告等請不成?(《紅樓夢》68回)
或作[拼了一身剮,皇帝拉下馬]。例如
童老五道:“除非訪不出來。有道是拼了一身剮,皇帝拉下馬。”(丹鳳街》26章)
或作[破著一身剮,皇帝也對打]、 [破著一命剮,便把皇帝打]、[舍了一身剮,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馬]。
上一篇:歇后語《披蓑衣救火,惹禍上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拿了雞毛當令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