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出處】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譯注】草叢中的螢火有耀眼的閃光,但終歸不是火;荷葉上的露珠雖圓,但它哪是珍珠呢?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假的終歸是假的,不管它與真的如何相似,也不管有人怎樣掩飾,都改變不了其本質。常用以告誡人們要善于識別真偽,不為假象所迷惑。[例]唐代詩人白居易說:“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假的就是假的,讓“四人幫”這伙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見鬼去吧! (吳庚舜《他究竟和誰“劃”等號?》)
上一篇:《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香帶重.》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