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出處】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譯注】讀過的好書再讀上百遍也不會厭煩,只要熟讀深思,你自然會懂得書中的道理。舊書:指讀過的好書。子:你。
【用法例釋】一、用以說明讀書熟讀深思,就能明白書中的道理。亦用前一句說明好書百讀不厭。[例]記得蘇東坡有句詩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熟讀而不深思,便是慧海和尚所說的“不得佛意而但誦”的“學語人”了。這樣的人又怎能從文學作品里吸取到豐富的養料,營養自我呢? (林真《不作學語人》)二、用以比喻反復學習、實踐和深入思考,就會有所得。[例]審美主體只有不斷進行審美調節和建構,以不斷更新的心理結構去不斷地吸收那些曾經受到誤解、忽視或排斥的美的刺激信息,才能不斷地接近審美客體。人們常講“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等,都與此同理。(陸一帆等《青年美學向導》)
上一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