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語出唐·孟郊《游子吟》。詩見“誰言寸草心……”條引。題下自注:“迎母溧(lì)上作。”當是他在溧陽縣作縣尉時的作品。這四句詩的意思是:慈母手中的線,游子身上的衣。臨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一針一線地為兒子密密實實地縫著衣服,是怕兒子遲遲難歸啊。蘇軾《讀孟郊詩》說:“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這正是一首由肺腑流出的歌頌偉大母愛的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后人常引用這幾句詩來歌頌母愛,也有人用來從另一方面反映游子遠行之苦的。
例如
①人們的悼念,無法慰藉我無邊的哀痛,我癡呆了很多時日,心中只有慈母的一雙明澈溫柔的眼睛,閃動著悲傷而圣潔的光,身上穿著的是一件我在湖北干校勞動時,母親在沉疴中為我縫制的棉背心,“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歸來是太遲了,我奔回家中時,母親已溘然長逝。(摘自范曾《蘆荻波影——記我的母親》)
②我……想起冬夜,瓦楞上薄霜泛著青光,油燈下母親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縫補棉襖……“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如今,這深沉的母愛都織成回憶之網,撒入我的心湖!(摘自巴桐《魂兮歸來》)
③游子,自古以來就是吃苦的化身,不然怎么有千古絕唱“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呢?(摘自曼曼《“潮”說》)
④“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親的字典里,最重要的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孩子,她永遠怕他們餓著、凍著、累著、委屈著。(摘自許朋樂《母親的字典》)
⑤“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每當我看到家里衣柜中存放的那床色彩紛呈、松松軟軟的毛毯時,腦海中就涌出這首古詩,而母親那慈祥、親切的面容也隨之浮現在眼前。(摘自孫麗媛《一針一線慈母情》)
上一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下一篇:"意匠慘淡經營中"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