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出處】唐·溫庭筠《更漏子》
【譯注】三更半夜,雨點滴在梧桐樹上,全不顧離人的愁苦心情。一片片梧桐葉,任憑雨點一聲聲滴答著,在空冷的石階前一直滴到天亮。不道:不管,不顧。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雨打樹葉,久下不停。[例]差不多白天與夜晚均下著雨。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那雨聲微微的、柔柔的、甜甜的,不知是滑落在蔥翠的蕉葉上還是滴淌在我的心中。(馬力《遙憶巴山夜雨情》)二、用以形容雨夜清冷落寞的情景或孤獨苦愁的心境。[例]風吹窗欞的“淅零零”的聲音與窗紙迎風而發出的“忒楞楞”的鳴響清晰可辨,反映出四周的寂靜;這兩種單調的音響錯雜在一起,又使失眠的人增添無限的煩悶。以上兩句,與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的意境相仿。(蔣星煜等《元曲鑒賞辭典》)
上一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