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注釋】
選自《周易·坤》。
余慶:先人遺存的恩澤。
余殃:先人遺留的災難。
【賞析】
《周易·坤》中的《文言傳》說: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是:修積善行的人家,必有很多喜慶;積累惡行的人家,必有許多禍殃。
為什么說修積善行的人家必有很多喜慶,積累惡行的人家必有許多禍殃呢?
《文言傳》接下來論證說:臣子弒殺君主,兒子弒殺父親,并非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平時漸萌漸長,逐漸積累起來的,是由于應當明辨的時候沒有及早明辨而造成的。這說明,古人看到了事物的結果,是順著一定方向和趨勢慢慢發展演變而來的,有一個漸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從《周易·坤》里另一句話“履霜堅冰至”中,也可以看出來,它表達的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古人誨人,重在積德。許多書中都有勸人行善積德的話,如漢代陸賈的《新語·懷慮》中就有“積德之家,必無災殃”之類的語言。
上一篇: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