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詩出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在小說的楔子中,作者假托這部書的底稿是空空道人從石頭上抄來的,后經(jīng)“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題名為《金陵十二釵》,并題了這首絕句。這首詩是《紅樓夢》中作者以自己身份來寫的唯一的一首詩?;奶蒲裕簺]有根據(jù)而不盡情理的話,即所謂“假語村言”。癡:呆傻。都云:都說。解:懂得。詩的意思是:滿紙上寫的都是些沒有根據(jù)而不盡情理的話,但其中卻包含著種種血淚辛酸的現(xiàn)實生活和感受。都說作者呆傻,可是誰能真正懂得這難以直言的衷曲呢?這首詩,道出了作者用心之良苦,希望讀《紅樓夢》者能真正理解它的社會意義。后人常引用全詩或部分詩句來表述作者寫作用心之良苦和恐怕不被別人理解的苦情。
例如
①但是,拍這樣的巨著,畢竟誰都沒有經(jīng)驗。“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曹雪芹為寫《紅樓夢》,傾注了幾乎畢生心力與血汗,自不待言,王扶林在拍攝《紅樓夢》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種種曲折坎坷、內(nèi)憂外患,也足以編個小冊子了。(摘自《大眾電視》記者《膽大接紅樓 三年辛酸淚——與〈紅樓夢〉總導(dǎo)演王扶林一席談》)
②我是運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藝術(shù)辯證法寫戲,以跨朝越國的“荒誕”形式,去揭示人與社會的密切關(guān)系,歷史與現(xiàn)實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現(xiàn)實與未來的必由之路。(摘自魏明倫《我做著非常“荒誕”的夢——〈潘金蓮〉遐想錄》)
③“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這本是《紅樓夢》里的詩句,但我們偏在讀金庸時想到它。也許是因為他的書總能使我們感到輕松和愉悅,甚至鼓勵我們索性荒唐一下。(摘自唐解放等《金庸啟示錄》)
④曹雪芹在談到他的畢生心血之作《紅樓夢》時,說了這樣幾句感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堪稱作者的肺腑之言,泣血心聲。沒有這樣的“癡”,沒有這樣矢志不渝生死與之的“癡”,又怎么能鑄就這座世界文學(xué)史上的奇峰呢?(摘自馬軍《大師的“癡”》)
⑤他們無法揣摩曹雪芹“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人生心境,無法演繹“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婉約情致,無法體味“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的世態(tài)炎涼,無法承載“忽喇喇似大廈傾”的悲壯情感。(摘自蔡恩澤《“鬧”+“炒”=“紅”》)
上一篇:“遙望洞庭山翠小,白銀盤里一青螺”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