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無寧競錐刀警肺腑!
【譯注】
無寧:難道。“無”作助語,無實義。競:競爭,角逐。錐刀:比喻微薄小利。肺腑:比喻極親近的人。
難道因為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就要六親不認!
休寧吳次公為人慷慨、忠厚,沒有心計,不重名利和錢財,講義氣和誠信。與兄弟之間相處和睦,甚至家產一直沒有分割。一次,有親近的朋友借用了吳次公家幾百緡母錢,不想歸還,家人準備一起前往討要,出發之前征求吳次公的意見,吳次公說:“難道因為一點微不足道的錢財就要六親不認!”于是毀棄債券,不再索要。
輯自《太函集》卷56《吳田義莊吳次公墓志銘》。
【感悟】
金錢的誘惑力是巨大的,有人會為了金錢而不擇手段,甚至六親不認、膽大妄為,甚至巧取強奪,然而最終被錢害得失去了親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從古至今,多少人為錢而爭斗不休,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古人有云“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在一些人心目中地位可想而知。金錢的確十分重要,但是我們為了金錢失去理智,這樣是不值得的。人性固然有弱點,但是人類同時也具有理性與智慧,我們應該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獲取金錢,成為金錢真正的主人。
【故事鏈接】
程鎖的父親經商,他自己從儒。但不多久父親“客死淮海”,他徒步日行百里前去奔喪,本以為父親還留下一些錢財,誰知父親的資金都貸給了他人,一時又無法歸還。他索性“出券悉焚之”,然后將父親留下的一頭老驢賣了1000錢,扶喪歸家,將1000錢留給母親度日,自己也大病一場,三年沒有出門。
很快,程鎖的生活出現窘境,母親希望他從商。于是他邀了志同道合者10人出去創業,克服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漸漸發家。后來,他到溧水經營糧食生意,非常講究商業道德。當時在溧水這地方有個慣例,即“春出母錢(本錢)貸下戶(窮人),秋倍收子錢(利息)”。但程鎖一年只收十分之一的利息。有一年大豐收,谷賤傷農,其他商人紛紛壓價收購,只有程鎖平價收買。第二年大饑,糧價高揚,程鎖賣谷,價格卻與往年持平,百姓都稱贊程鎖。后來,程鎖又將商業擴大到吳越間,不久他已“累數萬金矣”,成了一名大商人。
【延伸閱讀】
徽商在處理經濟關系時,突出了重群體抑個體這一基本道德規則。無論是對待家庭、家族內部經濟關系,還是處理一般人際關系,他們都把家族的群體利益看得高于個體,強調群體利益,重公益而抑私利的特征表現在它強調個體利益與群體利益的協調,注重維護群體的公共利益,否認在家庭和家族群體公共利益之外還存在個人獨立的利益財產,主張對于個人或個體的私利給予道德抑制和限定。在經商實踐中,徽商舉家合力率族行賈的現象較為普遍,在共同從事經濟活動的過程中,為了維護家庭或本家族的公共利益,他們往往都能排除私欲而同心協力。徽商的這種經商理念和處世原則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在現代社會的商業活動中,具備團隊意識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組成團隊,才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能力互補、個性互補。也只有在目標統一的前提下,才能讓每個團隊成員都能發揮自己的效用,從而使凝聚力越來越強,效率越來越高,成功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上一篇:《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汝曹職雖為利,然利不可罔也,罔則棄義,將焉用之》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