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祖宗創業艱難,吾惟守此不墜而已,幸勿苛刻,以失吾家忠厚風。
【譯注】
惟:只。墜:喪失,敗壞。幸:希望。
祖宗創業艱難,我輩應當謹慎繼承,不至于敗壞家業,希望為人行事不要過于刻薄,以免遺失忠厚的家風。
清康乾年間休寧汪棟在經商期間對其雇傭人員所說的話。
輯自休寧《西門汪氏大公房揮僉公支譜·明經棟公傳》。
【感悟】
古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話對于商業經營而言,也是如此。創業之后如果不去想怎么去繼續發展,也許接下來就倒退,甚至滅亡,這種情況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守業需要開始面對很多創業時所沒有面對過的問題,而守業者在創業成功之后,往往容易意志懈怠,滋生出驕傲自滿的情緒,開始貪圖安逸享樂,并從此不思進取。因此人們常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這是十分有道理的。
【故事鏈接】
在徽州《許氏家譜》中,記載了一段感人的家庭創業史。許氏家族中有一人名叫許道善,年輕時曾在清源經商,因為他善于經營,贏利累至千金,在當地商人中名列前茅。后來許道善中途回家,商業隨之中斷,家中逐漸困頓。許道善看著兒子們漸漸長大,于是決心復出經商。他命兒子永京主持家事,自己只身前往臨清經商。不久,因遇騷亂,許道善所帶資金耗竭,又染病不愈,竟客死異鄉。其子永京為了振興家業,毅然繼承父志,告別母親與妻兒,循著父親的足跡出外經商。沒想到他這一去就是幾十年,最后也是死于異鄉。永京的兒子長大成人后,母親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命他繼續出門經商,完成爺爺和父親未竟的事業。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獲得成功,家業重新振興起來。
【延伸閱讀】
相傳明代有一商人,大年三十從杭州趕路回家過年,來到深渡已是三更時分,商人急切地喊渡聲驚醒了住在岸邊的一位老先生,老先生隔窗相看,隨口吟道:“夜半三更人喊渡,喂!”次日,他到學堂里向學生講述了昨晚的情景,要求學生對出下聯,學生們面面相覷,無從對答。這時恰巧一位當鋪的伙計從窗外經過,立即吟道:“年終歲末客思歸,噯!”這副對聯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徽商為求生計四處奔波的艱辛經歷。
上一篇:《聞賈由積纖而巨者,未聞委約趨侈而不反喪故有也》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