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出自哪里,《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什么意思,《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原文出處,《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賞析。
【出處】 清·諸明齋 《捐納官》
【鑒賞】 這一首詩,是諷刺滿清政府的腐敗。政府為了斂聚錢財,除了向民間搜刮外,還向有錢的紳士、商人等賣官位,官場上稱為 “捐班”,一個官位,除了現任官老爺外,往往還有多名 “候補” 的官員在等待。“囊中跳出幾百金,買得高頂光而明。” 描寫有錢的人,在腰包中掏出銀子,買一個官位。戴上插有禽羽的光而亮的帽子,也就有撈錢的機會了。就像賭徒押寶 一樣,要贏錢或賺錢,買官做也是 一種賭博或生意。“儼然官府作聲勢,誰識眼無丁字形”描寫用金錢買官的人,穿上官袍,就是代表政府的官老爺了,就什么事情都能管了。但是,胸無點墨,目不識丁。“后有跟隨人,前有吆喝聲” 描寫買得官的人,雖然目不識丁,但是只要穿戴起官員的行頭,自然差役人等前呼后擁,鳴羅開道,做官的威風就擺出來了。“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 描寫“捐班” 作了官后,利用手中的權力,哄騙、敲榨、搜刮百姓的錢財,不但償還了買官的本錢,還賺一個官當,這種買賣是劃算的,也就是說這一寶是押對了。官場上的丑惡現象,自古亦然。清朝是正大光明的,標明多大的官,賣多少錢,明碼實價,老少無欺。其他朝代就沒有那么露骨么? 也不盡然,裙帶官系,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行賄當權者亦能破格錄用、提升。實質上還是賣官。滿清政府總結了歷來政府賣官的經驗,就堂而皇之,標價出售。想利用官場發財的人,也用不著拐彎抹角。走后門,當然,這是無后門關系亦無裙帶官系的人,就請財神幫忙。如果有后門可走,又有錢的人,當官就更容易得多了。為了錢,可以賣官,賣人格,賣靈魂,賣土地,賣國。自古以來的賣國賊,都是當官的,從來沒有百姓賣國的。小百姓的一切,包括賴以活命的土地、生命都是當官的 “恩賜” 的。你想當賣國賊還沒有資格。只有當牛、馬、當奴隸的分。國家未滅亡時是自己民族的家奴,讓主子任意宰殺、踐踏; 國家亡了之后,則當亡國奴,任異族主子宰殺、踐踏。老百姓始終是為當政的主子提供享樂的子女財帛,自己則痛苦地活著,等待閻王老爺派小鬼來收靈魂。官是用錢買的,買官的人要賺夠本錢,還要有利息。就可想見當官的還會替百姓辦實事么。只要了解當官的內心,是要賺夠錢,撈夠本。就不難理解百姓的含冤負屈,有理無處伸,有冤無處雪。老百姓的死活無人管了。當官的都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巧立名目斂財,他們還有天良可講么? 為了錢,他們什么傷天害理的事都能做出來,做官的上下勾結,織成一張遮天蓋日的黑網,牢牢地把小百姓罩住,小百姓則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人世上無立椎之地。如果不是要繼續利用百姓的汗水、膏血替他們造福利供享受的話,小百姓就變成籠中的珍稀動物,作為權貴們酒醉飯飽之后消遣的動物了。全詩作者用淺顯的語言,描寫了在黑暗社會里,官場的腐敗及丑惡現象。
【原詩】 囊中跳出幾百金,買得高頂光而明。儼然官府作聲勢,誰識眼無丁字形。后有跟隨人,前有吆喝聲。乘便哄詐錢與銀,償還資本余前程。
上一篇:《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屬誣》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九州生氣恃風雷》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