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出自哪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什么意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原文出處,《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賞析。
【出處】 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鑒賞】 曾經經歷過滄海的大水后,再看到其他地方的水,就會認為那些水很難算作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云,就會覺得除了巫山的云以外,其他地方的云都不能算作是秀麗好看的云。元稹這兩句詩是描寫自己對過去情人的癡情迷戀,難以忘懷。即使再美麗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來,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所以在下面他接著說: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云”、“水” 在此可當做所追求、向往的理想或影像。對意中人一往情深或是難忘舊情的人,都常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這兩句詩。《孟子盡心》 篇中有這么一段話: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可與這首詩互相對照。
【原詩】 見“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上一篇:《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最憐霜月懷人夜,鴻雁聲中獨倚樓》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