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始學書,對模古帖,止得字形。后舉筆不輕落紙,凝思靜慮,擬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讀明道先生書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二,專心致志類名言句子
我開始學習書法時,先是對著古字帖臨摹,只學得字的形體。后來不輕意落筆書寫, 而先凝神靜氣思考, 將字形結構在心中設計好再去寫,時間長了才掌握書寫的技法。以后讀明道先生的書,書中這樣說:“我寫字非常敬肅認真,不是要把字寫好, 只是以此才是學習。”既然不是要把字寫好,又學習什么呢?經過思索, 才知道古人不論何時何事, 都用心去學, 此心一旦靈巧聰明, 把字寫好也在意料之中了。
上一篇:《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帷,字字句句,紬(chou抽)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農無心則田必荒,工無心則器必窳(yu雨),學者無心則業必廢.無心安可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