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民之從事①,常于幾成②而敗之。
【注釋】①從事:做事。②幾成:快要成功時。
【釋義】普通的人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時而失敗。
【點評】功敗垂成是非常遺憾的事。
參考文獻
《老子》第六十四章
猜你喜歡
- 關于《譏笑》見解句子、觀點和看法
- 人有饋一木者,家僮曰:“留以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為棟。”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言各有攸當也,豈惟木哉!”他日為余生炭滿爐烘人,余曰:“太多矣。”乃盡濕之,留星星三二點,欲明欲滅。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小。”余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事各有所量也,豈惟火哉!”
- 《誠知足,天不能貧;誠無求,天不能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早晚回鞭復南去,大衣高蓋漢鄉風》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古木參天護碧池,青錢弱葉戰漣漪.》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治家名言·增廣賢文—清周希陶《二十八》原文|譯文|賞析
- 關于健康長壽·飲食的名人名言大全
- 清人不借外景為襟懷,高士不以塵識染情性。
- 《跛鱉千里》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志立則思從之,故才日益而聰明,盛成乎富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視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黃紙蠲租白紙催,皂衣旁午下鄉來。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zhi)(志)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潛龍勿用。》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歇后語《申公豹的腦殼,臉朝后方》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句大意解讀
- 歇后語《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死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可知他朱甍碧瓦,總是血膏涂.》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上一篇: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事以密成,語以泄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