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有饋一木者,家僮曰:“留以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為棟。”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言各有攸當(dāng)也,豈惟木哉!”他日為余生炭滿爐烘人,余曰:“太多矣。”乃盡濕之,留星星三二點(diǎn),欲明欲滅。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小。”余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事各有所量也,豈惟火哉!”
【譯文】有人送來(lái)一根木頭,家僮說(shuō):“留下可以當(dāng)做房梁。”我說(shuō):“木頭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說(shuō):“可以做棟。”我說(shuō):“木頭太大,不宜做棟。”家僮笑著說(shuō):“同一根木頭,一會(huì)兒嫌它大,一會(huì)兒又嫌它小。”我說(shuō):“小子,你聽我說(shuō),物品各有它的用處,言語(yǔ)也看什么情況講妥當(dāng),豈只木材呢!”有一天家僮又為我生爐子,裝了滿爐子炭,熱得烘人,我說(shuō):“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澆滅了,只留下三兩個(gè)火星,欲滅不滅。我說(shuō):“炭太少了。”家僮抱怨說(shuō):“同一個(gè)火爐,既嫌炭多,又嫌火小。”我說(shuō):“小子聽著,事情各有所適合的,事物各有其定量的,豈只火是這樣!”
上一篇:仁者之家,父子愉愉如也,夫婦雍雍如也,兄弟怡怡如也,僮仆欣欣如也,一家之氣象融融如也。義者之家,父子凜凜如也,夫婦嗃嗃如也,兄弟翼翼如也,僮仆肅肅如也,一家之氣象栗栗如也。仁者以恩勝,其流也知和而和;義者以嚴(yán)勝,其流也疏而寡恩。故圣人之居家也,仁以主之,義以輔之,洽其太和之情,但不潰其防斯已矣。其井井然,嚴(yán)城深塹,則男女之辨也,雖圣人不敢于家人相忘。
下一篇:澤、潞之役,余與僚友并肩輿,日莫矣,僚友問輿夫:“去路幾何?”曰:“五十里。”僚友憮然。少間又問:“尚有幾何?”曰:“四十五里。”如此者數(shù)問,而聲愈厲,意迫切不可言,甚者怒罵。余少憩車中,既下車,戲之曰:“君費(fèi)力如許,到來(lái)與我一般。”僚友笑曰:“余口津且竭矣,而咽若火,始信兄討得便宜多也。”問卜筮者亦然,天下豈有兒不下迫而強(qiáng)自催生之理乎?大抵皆揠苗之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