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王維·送元二使安西[1]》原文、賞析、鑒賞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3]
[1]詩人的朋友元二(姓元,排行老二,生平不詳),出使安西,王維寫這首詩送別。使,一本作“赴”。安西,唐設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詩題又作《贈別》。在唐代譜入樂府,取首句二字題作《渭城曲》,又題作《陽關曲》,成為餞別筵席上的流行歌曲。唐人唱此曲,末句要重復多遍,所以又稱《陽關三疊》。
[2]渭城:秦代為咸陽,故城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三十里。浥:濕潤。浥輕塵:雨后塵土不揚。客舍青青柳色新:一本作客舍依依楊柳春。客舍,旅舍,即餞別的處所。當時由長安西去,多在渭城送行。
[3]盡:喝干。陽關:漢時設置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為出塞必經之地。
詩寫的是最具普遍性的別離,也最不易寫得成功。歷代評家對這首七絕評價很高,共認為是“千古絕調”。如《唐詩解》說:“唐人餞別之詩以億計,獨《陽關》擅名。”明·李東明《麓堂詩話》評曰:“作詩不可以意循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后之詠歌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這主要是指作者擷取了最具典型性的意境,不作深語,而意味深長。《唐詩摘抄》又說:“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此其右故也。失粘須將一二倒過,然畢竟移動不得,由作者一時天機湊泊,寧可失粘,而語勢不可倒轉,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
上一篇:《三國六朝文學·世說新語·過江諸人》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李清照·醉花陰》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