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書空是什么意思
【典源】《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duo) 咄怪事’四字而已。”《晉書·殷浩傳》:“ (殷) 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今譯】 晉代殷浩曾任中軍將軍,都督五州軍事,后遭人詆毀而被貶黜,流放于信安。殷浩外表并無怨言,言談如常,每日卻常用手指在空中寫字,人們奇怪,便偷偷觀察,原來他反復寫的只是“咄咄怪事”四個字。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內心怨憤不平,難以表述; 也用以指事物令人驚詫。
【典形】 咄咄書、咄咄書空、怪事咄咄、嗟咄咄、書咄咄、書怪、書怪事、書空、書空咄咄、書空獨語、殷浩吟、殷郎咄咄、咄咄向空書、向空書咄咄、空中咄咄、咄咄自憐、咄咄書字、詫咄咄。
【示例】
〔咄咄書空〕 宋·陸游《雜詠》:“晚收咄咄書空手,卻作騰騰任運人。”
〔怪事咄咄〕清·黃景仁《移樹行》:“我思大風移木古所載,怪事咄咄曾廢書。”
〔嗟咄咄〕元·雅琥《上執政四十韻》:“郎潛嗟咄咄,吏隱嘆逡逡。”
〔書咄咄〕宋·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
〔書怪〕 清·唐孫華《愷功侍讀用予贈夏重原韻》:“去去勿復言,咄咄休書怪。”
〔書怪事〕 宋·蘇軾《杜介熙熙堂》:“咄咄何曾書怪事,熙熙長覺似春臺。”
〔書空〕 唐·駱賓王《疇昔篇》:“畫地終難入,書空自不安。”
〔書空咄咄〕 金·元好問《鎮平縣齋感懷》:“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
〔殷浩吟〕 唐·張祜《送外生》:“偶作魏舒別,聊為殷浩吟。”
〔殷郎咄咄〕 明·徐渭 《蛙聲》:“殷,郎咄咄書空易,漢吏期期奉詔難。”
上一篇:周郎顧曲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哀感中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