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白·春思[1]》原文、賞析、鑒賞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2]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3]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4]
[1]《春思》寫思婦在春季的相思之情。寫作時間難考。
[2]“燕草”二句:燕,地名,古代燕國所屬地域,今河北北部和遼寧西南部地區,唐代是征夫征戍之地。燕地野草如絲,即春草初生細小如絲。秦,古代秦國所屬地域,今陜西和甘肅東南部地區,是詩中思婦的住地。桑低綠枝,即桑葉低垂,暮春將過的景象。二句寫燕秦兩地相隔遙遠,你那里春草初生的時候,我這里春天已過。
[3]“當君”二句:當你想家之日,是我柔腸寸斷的時候。妾,女子自稱。斷腸,形容極度悲痛。
[4]“春風”二句:春風啊,你不解人意,為什么吹進我的床帳里來呢。羅幃,絲織的帷幕床帳,多用于閨閣。
這是一首代言體的五言古詩,摹擬女性的心態和口吻,寫相思之情。唐詩中寫女性相思的代言體詩不少,李白也寫過一些,這一首是代表作。題目是《春思》,她懷念遠在燕地的征夫。燕地春遲,春草初生,該是你想家的日子,而秦地春天將要消逝,我因為相思已經柔腸寸斷了。這里融兩情為一,她不怨不歸,而怨路遠春盡,相思的幽怨更深。末聯尤為歷代評家稱道,她質問春風,若嗔若喜。《唐詩歸折衷》引吳敬夫云:“當兩地懷歸之日,而春風又至,能不悲乎? 若以不為他物所搖,毀詆春風,真俗見也。”又,《唐宋詩醇》說:“‘不相識’言不識人意也,自有貞靜之意。吳昌祺曰:以風之來反襯夫之不來,與‘只恐多情月,旋來照妾床’同意。”
上一篇:《宋代文學·陳師道·春懷示鄰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曹禺》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