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王安石·桂枝香》原文、賞析、鑒賞
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2〕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3〕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4〕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5〕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6〕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7〕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8〕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9〕
〔1〕《桂枝香》詞調,雙調,一百零一字,上下片各十句五仄韻,詞譜以王安石此詞為正體。《金陵懷古》是這首詞的標題,約作于公元1067年出知江寧府之時。《景定建康志》引《古今詞話》:“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為絕唱,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代名臣。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歷任地方官,政績卓著;神宗熙寧二年拜參知政事,兩度為相,力主變法,推行新政,因保守勢力反對,新法失敗,罷相,退居金陵,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追贈太師,后追封舒王。他又是文學家,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情韻深婉,精于修辭;其詞清新剛健,一洗五代舊習,現存二十七首。有《臨川集》。
〔2〕故國:故都,金陵是六朝的舊都。初肅:剛開始蕭肅。
〔3〕“千里”二句:練,白絹。簇,攢聚。二句形容千里長江澄凈如長長的白絹,峻峭的群山簇擁在一起。
〔4〕征帆去棹:指出航往來的船只。征、去,猶往、來,帆、棹,代指船。酒旗:酒樓的布招牌。
〔5〕彩舟:結彩的游船。星河:本義為銀河,此處指秦淮河。金陵城內秦淮河兩岸是六朝以來的繁華之地,入夜燈火閃爍宛若銀河。
〔6〕“念往昔”四句:繁華競逐,競相追求華麗富奢。門外樓頭,見杜牧《臺城曲》:“門內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隋朝大將韓擒虎統兵伐陳,自金陵正南門朱雀門攻入城內,后主陳叔寶正與寵姬張麗華在結綺閣尋歡作樂,被俘,陳亡國。四句追懷往事,當初陳朝競逐繁華,佚樂亡國,既可悲又可恨的事接連不斷。
〔7〕“千古”二句:意謂自古以來,多少人登高臨遠,對這歷史往事只能空嘆興亡榮辱。
〔8〕“六朝”二句:意謂六朝的往事已隨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煙衰草,凝成一片綠色。但,只有。
〔9〕“至今”二句:商女,賣唱的歌女。二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見唐詩該篇注。
這首長調跳出男女戀情和傷別念遠的題材范圍,寫登臨懷古,以托古諷今的手法,提出從六朝相繼滅亡的往事中吸取歷史教訓。唐詩中有不少同樣題材和題旨的作品,王安石則采用了詞的形式。慢詞內容容量較大,長短參差的句式也有助于鋪敘和層層遞進,把思想感情作酣暢淋漓的表現,與律絕的韻味不同。上片寫景,縱目四望,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星河、白鷺,在西風、殘陽、霧靄的背景上,構成淡雅、壯闊、清麗的畫圖,透露著蒼茫、衰颯、清肅之氣。下片抒感,悲六朝之衰亡,恨繁華之誤國,俯仰古今,于感喟中寓傷時之意。詞中化用前人詩意,無蹈襲之跡。作者把托古喻今、關心國家興亡的重大題材帶進詞的創作領域,促進了宋詞的發展。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杜甫·望岳[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唐五代詞·溫庭筠詞·夢江南》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