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袁宏道·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之二)》原文、賞析、鑒賞
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聽新朝事。〔2〕邸報束作一筐灰,朝衣典與栽花市。〔3〕新詩日日千馀言,詩中無一憂民字。〔4〕旁人道我真聵聵〔5〕,口不能答指山翠。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君愛國成兒戲。〔6〕言既無庸默不可,阮家那得不沉醉?〔7〕眼底濃濃一杯春,慟于洛陽年少淚。〔8〕
〔1〕作者與他組織的詩社諸友在顯靈宮集會,以城、市、山、林四字為韻,各賦詩四首。這是作者四首詩中的第二首,以“市”字為韻。顯靈宮,即北京城西的大德顯靈宮,可知此詩寫于作者作京官之時。袁宏道(公元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湖北公安人。萬歷二十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順天府教授、禮部主事、吏部郎中,因厭棄官場生活,辭職還鄉(xiāng)。善詩文,主風雅,反摹古,提倡“獨抒性靈”,與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稱“三袁”,為當時文壇領袖,世稱公安派。有《袁中郎集》。
〔2〕“野花”二句:寫他不忍正視現(xiàn)實的痛苦心情。新朝,指新皇帝登基后的朝廷。作者說“塞耳愁聽新朝事”,是明代后期的朝廷太丑惡,不堪聞了,所以“野花遮眼”,即不去看,可是仍然“淚沾巾”,因為現(xiàn)實使他心中痛苦。
〔3〕“邸報”二句:邸報,漢唐時郡國諸侯在京有宅邸,抄錄朝廷奏章、任免事項等要聞遞報本主,稱“邸報”,明清時改為官辦,類似朝廷公報。朝衣,官員上朝穿的官服。二句說把邸報捆成束燒掉,把朝服典當給花市換了花卉。
〔4〕“新詩”二句:說他的詩只寫游山玩水、賞花飲酒,不寫現(xiàn)實民生。
〔5〕聵聵:糊涂。
〔6〕“自從”二句:老杜,指杜甫。二句意為人們學習杜甫,去作憂國憂民的詩,但沒有真實的感情,不能針砭時政,作那些說現(xiàn)成話、套現(xiàn)成思路的愛國詩不過是孩子們的游戲。
〔7〕“言既”二句:無庸,無用。阮家,指阮籍。《晉書·阮籍傳》:“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作者以阮籍自況。二句意為說了沒用,不說又不行,阮籍那樣的人怎么能不天天喝醉呢。
〔8〕“眼底”二句:一杯春,一杯酒。洛陽年少,即洛陽少年,指賈誼,西漢政論家,上書論時政而痛哭。二句意為我喝酒時內(nèi)心比賈誼的憂時還要悲痛。
這首詩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對自己創(chuàng)作和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明代后期政治黑暗腐敗,已不可救藥,他鄙棄官場生活,對它把眼遮起來,把耳朵堵起來,不去看不去聽,把朝廷公報一把火燒掉,把朝服當?shù)糍I花,后來干脆辭職還鄉(xiāng)。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他反對前后“七子”由復古而擬古,更反對當時執(zhí)文壇主流的唐宋派以正統(tǒng)文藝觀來規(guī)范新興的市民文學,主張“獨抒性靈”,要求不受任何拘束地表現(xiàn)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所以他也不寫虛情假義的政治詩、社會詩,他的詩多是表現(xiàn)山水酒色、莊學禪趣的閑情逸致。所以如此,是他覺得時政已不可為。他以阮籍自況;雖對國事民生的憂患比賈誼還要悲痛,但實際上,袁宏道出身的士大夫階層束縛了他的思想和視野,他所采取的只是一種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方式。
上一篇:《明代文學·李攀龍·挽王中丞》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杜甫·望岳[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