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妻哭城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劉向《列女傳》:“齊杞梁殖之妻也。莊公襲莒,殖戰(zhàn)而死。莊公歸,遇其妻,使使者吊之于路。杞梁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則賤妾有先人之弊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于是莊公乃還車,詣其室,成禮然后去。杞梁之妻無子,內(nèi)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內(nèi)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十日一作“七日”。《孟子·告子下》漢·趙岐注:“杞梁,杞殖也,齊大夫死于戎事者。其妻哭之哀,城為之崩。”唐·佚名《琱玉集》:“一云杞良秦始皇時北筑長城,避苦逃走,因入孟超后園樹上。超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見杞良而喚之,問曰:‘君是何人? 因何在此?’對曰:‘吾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從役而筑長城,不堪辛苦,遂逃于此。’仲姿曰:‘請為君妻。’……遂以狀陳父,而父許之。夫婦禮畢,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走,乃打煞之,并筑城內(nèi)。超不知死,遣仆欲往代之,聞良已死,并筑城中。仲姿既知,悲哽而往,向城號哭,其城當面一時崩倒。”
【今譯】 春秋齊莊公時大夫杞梁 (一作杞殖) 戰(zhàn)死,齊莊公路遇其妻,即使人在路上向她吊唁。杞妻認為應在室中,不可郊吊。于是莊公回車,去其家中吊唁成禮。杞妻無子,又沒有近親,因而去城下?lián)崞浞蛑纯蓿职B路過的人都為她流淚,十天而城也哭崩了。又一說杞良在秦始皇時北筑長城,因不堪勞苦而逃走,躲在孟超家后園樹上。孟超女仲姿正在池中洗浴,問他是何人。杞良告訴了她躲藏的原因,仲姿因杞良看見她身體,二人于是結成夫婦。然后杞良又去筑城,主管官吏惱恨他逃走,將杞打死。尸體筑在城內(nèi)。孟超派仆人去替換杞良,才知杞良已死。仲姿聞知后,趕去向著長城放聲號哭,將長城哭崩,現(xiàn)出杞良的尸骨。這一故事起源很早,經(jīng)歷代不斷演化,最后演變?yōu)槊辖奁浞蚍断擦迹薜归L城的故事。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悲憤哀傷,情意真摯,感發(fā)出驚人壯舉。
【典形】 崩城、崩杞婦城、長城哭崩、城崩、壞長城、哭倒長城、哭壞杞梁城、杞婦、杞妻、杞妻哭梁、杞婦哀、杞梁妻、杞妻崩雉、杞梁貞婦。
【示例】
〔崩城〕 三國 · 曹植 《求通親親表》:“崩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虛語耳!”
〔崩杞婦城〕 清·黃景仁《棟鄂烈婦挽詩》:“九泉誓共郗生穴,一慟真崩杞婦城。”
〔長城哭崩〕 唐·周樸《塞上行》:“長城哭崩后,寂寞至如今。”
〔城崩〕 明·李東陽《杞梁妻》:“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良骨出土。”
〔壞長城〕 明·湯顯祖《紫釵記》:“若是你走陰山命不佳,俺拼了壞長城哭向他。”
〔哭倒長城〕 元 · 關漢卿 《竇娥冤》:“那里有奔喪處哭倒長城,那里有浣紗時甘投大水。”
〔哭壞杞梁城〕 北周·庾信《擬詠懷》之十一:“啼枯湘水竹,哭壞杞梁城。”
〔杞婦〕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
〔杞妻〕 唐·李白《東海有勇婦》:“梁山感杞妻,慟哭為之傾。”
〔杞妻哭梁〕 三國·曹植《黃初六年令》:“鄒子囚燕,中夏霜下; 杞妻哭梁,山為之崩。”
上一篇:杞人憂天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楊朱哀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