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xué)·《荀子》·勸學(xué)(節(jié)選)》原文、賞析、鑒賞
君子曰〔2〕:學(xué)不可以已〔3〕。青,取之于藍(lán)〔4〕,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5〕,輮以為輪〔6〕,其曲中規(guī)〔7〕,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8〕,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9〕,金就礪則利〔10〕。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11〕,則知明而行無過矣〔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13〕,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14〕,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15〕。干越夷貉之子〔16〕,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17〕。”神莫大于化道〔18〕,福莫長于無禍〔19〕。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20〕;吾嘗跂而望矣〔21〕,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22〕,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23〕,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24〕,非利足也〔25〕,而致千里〔26〕;假舟楫者〔27〕,非能水也〔28〕,而絕江河〔29〕。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30〕。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31〕,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32〕,系之葦苕〔33〕。風(fēng)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34〕,所系者然也〔35〕。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36〕,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37〕,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38〕,不扶而直;白沙在涅〔39〕,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40〕,其漸之滫〔41〕,君子不近,庶人不服〔42〕。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就士〔43〕,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4〕。物類之起〔45〕,必有所始〔46〕;榮辱之來,必象其德〔47〕。肉腐出蟲,魚枯生蠹〔48〕;怠慢忘身〔49〕,禍災(zāi)乃作〔50〕;強(qiáng)自取柱〔51〕,柔自取束〔52〕;邪穢在身〔53〕,怨之所構(gòu)〔54〕。施薪若一〔55〕,火就燥也〔56〕;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57〕,禽獸群焉〔58〕,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59〕,林木茂而斧斤至焉〔60〕,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61〕。故言有召禍也〔62〕,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63〕。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4〕,圣心備焉〔65〕。故不積蹞步〔66〕,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67〕,功在不舍〔68〕。鍥而舍之〔69〕,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70〕。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71〕,上食埃土,下飲黃泉〔72〕,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73〕,非虵蟺之穴無可寄托者〔74〕,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75〕,無昭昭之明〔76〕;無惛惛之事者〔77〕,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78〕,事兩君者不容〔79〕。目不能兩視而明〔80〕,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81〕,梧鼠五技而窮〔82〕。《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83〕。”故君子結(jié)于一也〔84〕。
〔1〕《勸學(xué)》是《荀子》的第一篇。《荀子》共三十二篇,大部分為荀子自作。荀子名況,字卿,戰(zhàn)國后期人,先秦儒家學(xué)派最后一位大師。
〔2〕君子曰:古代稱有地位或有才德的人為君子,而古書中凡引述前人有價(jià)值的言論,常以“君子曰”稱之。
〔3〕已:止。
〔4〕藍(lán):藍(lán)草,一種可以提取青色染料的植物。
〔5〕中(zhong)繩:合于繩墨。中:符合。繩: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線。
〔6〕輮(rou):通“揉(煣)”。用火烤木使之彎曲。輪:車輪。
〔7〕規(guī):圓規(guī)。
〔8〕雖有:雖又。槁(gao)暴:干枯。槁:干燥。暴:曬干。挺:直。
〔9〕受繩:指用墨線校正過。
〔10〕“金就”句:刀在磨刀石上磨過才鋒利。金:指金屬制成的刀類。就:靠近,接觸。
〔11〕博學(xué):廣博地學(xué)習(xí)。日:每天,經(jīng)常。參(can):參驗(yàn)。省(xing):省察,檢查。乎:于,對。
〔12〕知明:智慧明徹通達(dá)。知:同“智”。
〔13〕谿:山谷。
〔14〕先王:指古代的賢明君主。
〔15〕大:深廣。
〔16〕干越:春秋時(shí)南方諸侯國名。干后被吳所滅。越曾與吳爭霸。夷貉(mo):古代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夷:古代中國東南部的一個(gè)少數(shù)部族。貉:通“貊(mo)”,古代北方的部族。子:嬰兒。
〔17〕“《詩曰》六句:此處所引之詩見《詩經(jīng)·小雅·小明》。意思是說:哎呀你們君子呀,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jǐn)?shù)貙Υ銈兊穆毼唬埠眠@正直的品質(zhì);天神知道這一點(diǎn),就會(huì)給予你大的福庇。靖:敬慎。共:供,守。好(hao):喜愛。介:賜予,給與。景:大。
〔18〕神:指一種很高的精神修養(yǎng)境界。化道:為道所化,變得同道相一致。道:指圣賢之道。
〔19〕長(chang)于:好于。
〔20〕終日:整日。須臾(yu):片刻,指很短的時(shí)間。
〔21〕跂(qi):提起腳后跟。
〔22〕招:向人招手。
〔23〕疾:壯,指聲音宏大。彰:著,清楚。
〔24〕假:憑借,借助。
〔25〕利足:行走迅速,指善于走路。
〔26〕致:到達(dá)。
〔27〕舟楫:指船。楫,船槳。
〔28〕能水:會(huì)水。
〔29〕絕:渡過。
〔30〕生:通“性”,本性,天性。物:外物。
〔31〕蒙鳩:又名鷦鷯(jiao liao),一種善于筑巢的小鳥。
〔32〕編之以發(fā):用毛發(fā)編織鳥巢。
〔33〕系(ji):系結(jié),拴縛。葦苕(tiao):蘆葦?shù)幕ㄋ搿?br>
〔34〕完:堅(jiān)牢。
〔35〕所系者:系結(jié)的地方,指葦苕。然:這樣。
〔36〕射(ye)干:草名,根可入藥。白花長莖,多生于山崖之間。
〔37〕百仞:形容極深。
〔38〕蓬:飛蓬,野草名。麻:大麻。
〔39〕白沙:潔白的沙子。涅(nie):黑色的泥。
〔40〕蘭槐:香草名,其根為白芷。
〔41〕其:若,如果。漸(jian)之滫(xiu):浸泡在臭水之中。滫:臭水。
〔42〕服:佩帶。
〔43〕游:交游。就士:接近賢士。士:指賢士。
〔44〕邪僻:不正當(dāng)。中正:中正之道。
〔45〕物類:泛指各類事物。起:興起,產(chǎn)生。
〔46〕始:指開始的原因。
〔47〕象其德:與他們德行的好壞相適應(yīng)。象:相當(dāng),相應(yīng)。
〔48〕蠹(du):蛀蟲。
〔49〕怠慢:懶惰疏忽。忘身:指忘記自身的利害。
〔50〕作;興,產(chǎn)生。
〔51〕強(qiáng)自取柱:剛強(qiáng)者自取支柱的作用。自取:自己取得,指由自身原因而導(dǎo)致。柱:支柱。
〔52〕柔自取束:柔弱者自取約束的作用。束:拴。
〔53〕邪穢(hui):邪惡污濁。
〔54〕怨:怨恨,仇恨。構(gòu):集結(jié)。
〔55〕施薪若一:薪柴放置的一樣。施:安放,放置。
〔56〕就:向,靠近。
〔57〕疇(chou):通“儔”,同類,指同類生在一起。
〔58〕群:群聚,成群。
〔59〕質(zhì)的張:箭靶設(shè)立起來。質(zhì)的:指箭靶,的是箭靶的紅心。張:張?jiān)O(shè),豎
立。
〔60〕斧斤:斧子。斤:斧的一種。
〔61〕醯(xi):醋。蜹(rui):蚊子一類的小飛蟲。
〔62〕召:同“招”。
〔63〕慎其所立:謹(jǐn)慎自己的立身行事,指為學(xué)要慎重。
〔64〕德:指好的德行。而:則。神明:指人的智慧。
〔65〕“圣心”句:圣人的思想就具備了。“圣心”是荀子思想中通過學(xué)習(xí)可以達(dá)到的最高境界。
〔66〕蹞(kui):同“跬”,半步。古人兩跨為一步,半步為跬。
〔67〕駑馬:劣馬。十駕:走十天。駕:馬拉車走一天。
〔68〕功:成績。
〔69〕鍥(qie):刻。
〔70〕鏤(lou):雕刻。
〔71〕螾:同“蚓”,蚯蚓。
〔72〕黃泉:指地下的水。
〔73〕六跪:據(jù)盧文紹說當(dāng)為“八跪”。跪:腳。螯(ao):節(jié)肢動(dòng)物用以取食的鉗夾狀的腿。
〔74〕虵蟺(shan):蛇和鱔魚。虵:同“蛇”。蟺:同“鱔”。寄托:托身,居住。
〔75〕冥冥之志:精神專一的意思。志:意志。
〔76〕昭昭之明:指精神豁然貫通。昭昭:明達(dá)的樣子。明:智慧,聰明。
〔77〕惛惛(hun)之事:精誠專一的工作,不旁騖。事:工作。
〔78〕衢道:四通八達(dá)的道路,指有岐路,方向不一。
〔79〕“事兩君”句:事奉兩個(gè)君主的人,雙方都不能容忍他。事:事奉,服務(wù)于。容:容忍,指被人容忍。
〔80〕兩視:同時(shí)看兩種事物。明:視力好,指看得清楚。
〔81〕螣(teng)蛇:傳說中一種會(huì)飛的蛇。
〔82〕梧鼠:當(dāng)為“鼫(shi)鼠”之誤。鼫?zhǔn)螅环N似鼠的小動(dòng)物,據(jù)說它有五種技能,但都不精通,即:會(huì)飛但飛不過房頂,會(huì)爬樹但不能爬到頂,會(huì)游泳但不能游過山澗,會(huì)挖洞但藏不住身體,會(huì)走但不如人快。窮:困厄。
〔83〕“《詩》曰”六句:此處引詩見《詩經(jīng)·曹風(fēng)·鸤(shi)鳩》。大意是:鸤鳩落在桑樹上,它有七只小鳥。善人君子,舉止態(tài)度也始終如一。這始終如一啊,就因?yàn)樗男乃季拖窭K結(jié)般集中。尸鳩:同“鸤鳩”,布谷鳥。據(jù)說它養(yǎng)育七只小鳥,早晨從上喂到下,晚上從下喂到上,非常平均。這里用它比喻思想如一,專心致志。儀:儀態(tài),指待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舉止。結(jié):繩結(jié),這里比喻心思集中專一。
〔84〕結(jié)于一:指把精神集中到一點(diǎn)上。結(jié):集結(jié)。
本文從各個(gè)方面論述了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和為學(xué)的方法、步驟等。這里節(jié)錄的是它的前半部分。在這一部分中,強(qiáng)調(diào)了后天的學(xué)習(xí)對于增加知識(shí)、培養(yǎng)品德、增長才干的重要作用;它要求應(yīng)當(dāng)重視周圍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從而加強(qiáng)學(xué)習(xí);并指出學(xué)習(xí)中必須專心致志、“鍥而不舍”。本文論題明確、層次清楚、脈絡(luò)分明;句式整齊、語言有力、詞匯豐富;運(yùn)用了大量比喻,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形象性。
上一篇:《三國六朝文學(xué)·江淹·別賦》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xué)·孔稚珪·北山移文》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