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的解釋|驚的意思|“驚”字的基本解釋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驚,馬駭也。”意思是說,“驚”這個字是形聲字,“馬”是它的形旁,“敬”是它的聲旁,整個字的意思是馬受到驚嚇。
漢字的形聲字,它的形旁與字的意思有著緊密的聯系。“驚”這個字既然帶有“馬”字這個部首,那么它最初的意思一定與馬有關。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驚”與“駭”放在一起,并且利用對方都有相似的含義并加以解釋,意思是說,“驚”就是“駭”,“駭”就是“驚”。用現代的話來說,它們都是指馬受到驚嚇而害怕的意思。后來繁體“驚”字簡化作“驚”。而且在現代漢語中,“驚駭”一詞也總是常常出現。這說明“驚”和“駭”具有相同的意義,都是專門用于形容馬受驚嚇、害怕的詞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在馬以外的事物上用到這個詞,后來人們也越來越多地用“驚”和“駭”來形容人的恐懼、害怕情緒。“驚”字的引申意義便在人們生活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地產生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馬受到驚嚇而害怕”,自然地會引起馬群的混亂,于是由驚嚇、害怕這個意義又引申出了“慌亂、混亂”的意思。因為有了這個意義的存在,所以才有“驚慌”一詞的出現。
人們用本來形容馬的“驚”字來形容人的情緒,表示人突然受到外界事情的影響而表現出的一種情緒,如“震驚”的“驚”。一些詞有時還帶有害怕的意思,如“驚悸”中的“驚”就是這個意思。
成語“驚弓之鳥”用在人的身上時,也是指這種意思。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射箭技術高超的人叫更嬴,一天,他指著天上正在飛著的大雁,對魏王說:只要他拉響弓弦,不發箭就可以叫天上的雁跌下來。魏王有點不相信,更嬴便對空拉弦虛發了一箭。果然那只雁一聽到弦聲就掉了下來。魏王驚奇地問:“射箭的技術怎么能達到這么高深的程度呢?”更嬴解釋說:“我見到這只雁飛得很慢,它的叫聲又很悲哀。飛得慢,是因為它受過傷;叫聲很悲哀,是因為它是一只失群很久的孤雁。心里一定很恐慌。所以當它聽到弓弦聲的時候,就想振翅高飛,以致傷勢發作,掉了下來。”現在我們常常用“驚弓之鳥”這個成語來比喻受過驚嚇和遭遇打擊的人,就像受過箭傷的鳥一樣,聽到弓弦聲就驚恐,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就感到害怕。
“驚”字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引申,因為受到過驚嚇和打擊,于是人對可能威脅到他的事物有著敏銳的感覺,這就又引申出機警、警戒的意思。這個意思相當于我們在現代漢語中用的“驚覺”一詞。
“驚”字由本義還引申出了一個“快”、“迅速”的意思。“驚帆”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快馬。現在我們常把“驚蛇入草”這個成語用在書法方面,來比喻矯健迅捷的筆勢。“驚蛇”給人的感覺便是迅猛和快速。三國時代著名的詩人曹植在他的《洛神賦》中有句詩:“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其中的“驚鴻”是指一種鳥,意思是受驚的飛鴻體態輕盈而快捷,后來這個詞又被用來形容美女。
“驚天動地”和“驚心動魄”兩個詞語中的“驚”字都有“震驚”的含義。前者指聲勢浩大,天和地也不例外地受到震動;后者則指事物或者場景讓人感受極深,震動神魂。
上一篇:急的解釋|急的意思|“急”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扇的解釋|扇的意思|“扇”字的基本解釋